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金把头对面的中年人也骂骂咧咧,不过还是下床趿拉上鞋,走过来把桌子上的酒瓶子都挪到了地上。
又把桌子上的花生米、豆腐干什么的,往一边推了推。
总算空出了一块地方。
我不由腹诽,这些人,真是够糙的了!
李大胆儿又坐了回去,老九把两块玉佩放在了桌子上。
这是古玩行的规矩,东西不能直接过手,不然摔在地上的话,不好判断是哪一方的原因。
原来倒斗的也很讲究。
我和大头各自拿起了一块。
玉佩样式并不复杂,工艺看着也很一般。
翻过来看,隐约能看到背面有三道深浅不一的色带,颜色分别是红、黄、黑,不像是人为染上去的。
我对玉更是个门外汉,于是递给了满仓。
现在,他就是我的掌眼师傅。
满仓看的很认真,翻来覆去地看,时而用手搓搓,还放在鼻下闻。
好半天,他才伏在我耳边说:“三色沁的高古玉,并非涂抹、油炸、火烧等手法做旧,出土不到半年时间,东西不错……”
我不动声色放了回去。
大头也把手里的玉放了回去。
“什么价?”我问。
“五万!”老九说。
我没讲价,对这东西没什么感觉,又问:“有瓷器吗?”
“有!”
“有碗吗?”
“有!”
说着话,他把两块玉放了回去。
很快,一个裹满旧报纸的东西放在了桌子上。
他撕开了那些报纸,里面是个青花大碗
我拿了起来,看不出什么来,唯一知道的,就是瓷器的底部,一般都应该有落款儿。
反过来看,碗底尽然是空的,并没有字。
难道是假的?
我递给了满仓。
他翻看了不到一分钟,小声对我说:“真的,不过是道光年间的民用瓷,胎体厚笨,质地也不怎么样,不值什么钱……”
我把碗放了回去。
连着两样东西都没有问题,我的疑心大减。
按照原定计划,大头说话了,“福生无量天尊,金把头,有字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