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72 第238章 run away(第3页)

也就是改变了武周时期政治中心东移,关陇势力的政治利益被消耗甚至被出卖的势头,重新“拨乱反正”,回到贞观时期的政治格局!

毕竟,武周末年的时候,大唐统治秩序确实比较乱,而李隆基上位,某种程度上说,是恢复了贞观时期的统治阶级秩序!经过了开元几十年的发展,到了天宝年间,基哥觉得现在是强化统治秩序的时候了。

自己这么多年的作为,需要一个明确的说法,相当于“盖棺定论”。

用方重勇前世流行的话说,就叫“修补及强化国家上层建筑”!

郑叔清可以预料,这只是一个开始,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李隆基想要做的事情,是形成一个以他自己为核心,开元时期“新凌烟阁”功臣为外围的一个统治集团,以确立自己的绝对统治地位。

这样,就没有任何一个皇子可以取代李隆基,哪怕政变成功,也会被人赶下台去!

李林甫觉得这种事情无所谓,反正他是李唐宗室旁支。

可是郑叔清不同,他的选择必须非常慎重,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如果郑叔清赞同这件事,那么至少要保证“新凌烟阁”里面有一位郑氏的人,甚至就是他自己!这样的话,他就脱离了五姓七家的圈子,进入了皇权统治的核心。

这样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否则这件事在政治上就是纯亏损,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还不如辞官归隐山林。

身份决定立场,无论郑叔清再怎么昧着良心要跪舔基哥,在这件事上也没有妥协后退的余地。

郑叔清不能进皇帝功臣的圈子,那就只能继续待在五姓七家的世家圈子里,混在文官集团的士大夫圈子里。哪怕无所作为,也不能随意冒头,背叛本身所在的政治集团。

或许是体谅到他的难处,李林甫没有直接让郑叔清去平康坊的宅院里面商议这件事,而是让女婿传信知会一声。

“你回去告诉右相,就说本官知道了。”

郑叔清微微点头说道,他并未表态,回答很是模糊。

“如此,那下官告辞。”

郑平小心翼翼的叉手行了一礼,慢慢退出书房。

等他走后,郑叔清站起身,在书房内踱步,内心异常挣扎,心急火燎却又没有任何可行又好用的对策,也没有人可以商量应对方法。

凌烟阁内有二十五个人的画像,已经很长时间了,这个就是太宗的贞观牌坊。

如果李隆基再建一个新的“纪念馆”,把开元时期的功臣画像也弄进去,弄个“开元牌坊”,保证没有谁会多说什么!

可是现在基哥就是要碰瓷凌烟阁,就是要把自己拿来跟太宗皇帝比肩,这就是一个很犯忌讳的事情。

一个人老了,那么他会图什么呢?

郑叔清脑子里蹦出一个疑问来。

少年好色,贵族家里的少年郎,当然希望床上的女人越多越好,越漂亮越好,他们年轻的身体也玩得动,想怎么造就怎么造。

郑叔清是过来人,他年少的时候,也非常好色。可是自从当官以来,脑子里的欲念就越来越少,以至于当了御史中丞以后,对女人已经近乎于无感了。

女人跟权力比起来,那算啥呀!

皇帝到了年老的时候,美人这种东西,已经不会轻易引起他们的波澜了。

金钱之类的,更是如粪土一般。

一个年过甲的老人所在意的,要是抛开人人都梦寐以求的长生不死以外,那么恐怕“名声”这种东西,便已经是唯一的追求与执念了吧。

郑叔清忽然发现,凌烟阁这件事,只怕李隆基不可能会放弃。

无论罢官多少人,这位大唐天子都会执行到底的!

李隆基这一生,该享受的他都享受过了。随着身体的衰老,让他感兴趣的东西也是越来越少。

热门小说推荐
官道争锋

官道争锋

常言道先做人,再做事,官场也是如此。县府办的办事员陈天明被打发到贫困山村扶贫,原本以为仕途就此止步了,不料遇到下乡考察的副市长,从此,陈天明时来运转,走上一条步步荆棘,险象环生,又能柳暗花明,步步高升的争锋之路。...

最后的武僧

最后的武僧

由炼金术师带领的小队为了阻止义人之石的出现而踏上旅程。拯救世界?哦不,那个魔法师只想独吞义人之石的组成部分贤者之石而已那个武僧只想给神教找麻烦而已至于那个炼金术师,保佑他不是自己想成神吧!...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