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2章(第2页)

只是不知为何,柳珀看着干干净净却能和脏兮兮百姓混到一起的皇帝,内心尊敬他,认可他是个仁德之君的同时,也有微妙的不适应感。

这种感觉不是他一个人独有。

夜深了,被安排在蓟州城无人空宅里住下的渔阳前齐人也在讨论这个事情。

他们对皇帝以前没什么熟悉的,只是感慨他身为天子,却能如此把民放在心上。

杨颂感慨:「仁君也,明君也。」

他是齐人,自小除了贵族教育,学的也是溧阳学派的学说,认可的是民贵君轻的理念,也知道齐国和晋以及其他诸国君主都是什么样的。

就是太清楚了,才知道没有君王会认可他们的学说,再激进点想,除了周文王周武王之外,就在没有什么明君了。

哪里想得到,第五家这样向来不怎么讲究的,居然能出现第五小白这样的异类。

一想到张宏说起这位陛下的事迹和那道传遍大晋的誓言,他又释怀了。

这是真天子,只是第五家好运得了天子而已,天生贵人,是第五家高攀了。

赵申虽然开心第五家的这位皇帝没像他爹武帝那样难搞,但是也不是个能让人拿捏的:「经此一事,等蓟州稳了,陛下回洛京后,想必也更稳了。」

皇帝的行程并不是什么秘密,大家工作的时候也有和将士们聊天,听了他从云中而来的事。

这才登基多久啊,没正式继位前,就有了个他们都听闻了的孝女刘芍复仇案,才登第二天就出发御驾亲征抵御胡人,然后来燕国平叛,现在在蓟州扫尾。

从继位开始碰见的每一桩事情,都足够难缠。毫不客气的说,换了他们认识的那位燕王,是搞不定的,至少也没办法像他一样解决的这么漂亮。

赵申越想越奇怪:「我们陛下天人之姿,聪慧睿达,怎么十多年都籍籍无名?」

是的,我们陛下,这可是他们齐人公主生的孩子。

你说小时候才智不显也就算了,但是能有这么一副天人面孔,说他小时候其貌不扬,大家是不相信的。

所以到底为什么,武帝能就忽略他们陛下十多年不管啊。

第五婴,你什么眼光,你是偏心到头了,还是眼高于顶,这样的儿子都看不上啊?

第73章献策

其他人也认可赵申「我们陛下」这话。

他们是前齐人,第五小白的生母是前齐公主,这是斩不断的血缘关系,况且这里还有张宏丶田旻丶田章这三个他的表兄在。

所以,武帝到底什么眼光啊,他们不信太子第五崇之就能优秀到那个份上,他就是偏心对吧。

田章放低声音:「先帝确实慧眼识珠。」

不是他们私下里拉踩硬夸,实在是目前为止皇帝战绩太高了。若是先帝没有病故,要处理这些的都是他,结果如何也什么都不知道,晋现在什么局面,有没有诸侯王叛乱起兵都不好说。

这方面看,先帝比他爷爷眼光好,挑的继任者足够优秀,大晋短短两个月出了这些大乱子,都让皇帝在才冒个苗头的时候就按的死死,让本该混乱起来的大晋仍旧稳的不行。

张宏的一个叔叔回忆了一下今日听的那些歌谣:「那些不同的《九九歌》还颇有趣味,既能教些简单的数,又能提醒大家到了什么时候,时令变了,该做什么事了。」

简单好懂易学,指导生产的作用很强大,传播力度还广,一天下来,已经是燕王宫前蓟州百姓官兵们都会唱了。

把那些歌谣都熟记于心的孙令暻也点点头:「比之四字诗经,陛下念得九九歌字虽多了,却更好记了。」

原本只是想为族中子弟找个出路,但是现在很是认可皇帝品性的杨颂赞叹:「陛下心系民生,大善。」

杨颂看向长子杨德:「去拿些帛布来,为父要想想,死了一半人的蓟州,要怎么安置。」

其他人纷纷看向他,你这就开始想了郡守该干的活了是吗?

杨颂年纪最大,向来沉稳可靠,其他人也做不得他的主,见他有事,纷纷起身离去,回去自己家族内部再开会,想想怎么表现。

天子不是想像中的暴君,那这个机会一定不能错过,得让他看到自己的价值。

田旻田章两兄弟嘱咐儿子,既然陛下觉得他们还年纪小,容许他们暂时跟在陛下身边,那他们首先就不能坏了礼。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