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91章(第2页)

大火被及时扑灭,省里专门进行了通报表扬,字里行间,多有溢美之词。

最高兴的莫过于凯东市的市委书记张成宇,他的位置保住了。于是,他就专门招开了表彰大会,奖励一批有功人员,像破案有功的森林公安分局李副局长就被擢升成了李局长;一些救援不力的部门负责人被免除了职务……

森林失火,无论什么原因,森林公安分局都要负全责。但罗子良看到李副局长不被处罚也就算了,居然还升了官,有些觉得不妥。然而,现在他不好干涉这种地方上的人事安排。

总之,一场大火,引起了凯东市的小范围人事调动,不该奖的奖了,不该罚的罚了。

罗子良参加完表彰会以后,就回了省城,专门去见了牺牲的武警战士赵军的父母。

“赵叔,赵婶,我代表应急管理厅、省武警森林支队,对赵军同志的牺牲表示沉痛的哀悼,对他的英勇壮举表示崇高的敬意,你们养了一个好儿子,他是时代的英雄,道德的楷模……”罗子良真诚地说。

“罗厅长,你们给的荣誉太高了,我家赵军不是英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赵大叔含着泪说。

“不,再高的荣誉都无法弥补政府对你们两位的亏欠。其实,英雄,就是普通人;普通人只要有了一颗伟大的心,那他就是英雄!”

罗子良说。

赵军后来被苍北省政府批准成为一名烈士。他的父母获得了二百一十万的赔偿金。

第1185章分工

凯东市的这场森林大火,极大的检验了新组建的应急管理厅的反应速度和协调组织能力,效果有目共睹,获得了省委省政府的一致好评。

不过,却也让很多人不满意,尤其是应急管理厅的常务副厅长蒙正元。凯东市的森林大火的扑灭工作,跟他没什么事儿,都没有人跟他说过,什么消息都是自个从新闻上看到的。他就觉得罗子良不尊重他,眼里没有他的存在,不把他当回事。

蒙正元本来就是省安全监督管理局的局长,一把手,位高权重。安全监督管理局并入应激管理厅以后,他就成副的了,虽然行政级别没有变,工资一分不少,但手中权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心里还是有巨大落差的。

从组织原则上来说,罗子良做得确实不妥,但他也有顾虑,也有为难之处。

省安全监督管理局本来就有四个副局长,和一个纪检组长,加上现在蒙正元由正变副以后,六七个党组成员,每次开会,每个人都要慢条斯理地发表一番看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时意见相左的时候还要争论不休,工作效率确实低下。

水火无情。这次森林火灾,罗子良真的不知道跟他们讨论什么。这么多副厅长,不可能让他们去灭火,到了现场只是增加负担,浪费粮食。兵贵神速,也不可能开会讨证一番后再去调动人员。

然而不管什么理由,罗子良在这些副厅长的印象中,却成了独断专行的厅长。

一些风言风语,刚开始的时候,罗子良并不放在心上,但后来慢慢地发觉有些不对劲。每次召开厅党组会议的时候,这些副厅长自始自终都在喝茶,也不发表任何意见,一些问题都不置可否,不表态。表面上看,会议一团和气,其实,情况就是,副厅长们联合起来抵制罗子良了。

遇到这种消极怠工的副厅长们,罗子良还真是有心无力。能当上副厅长,这些人的背后都有看千丝万缕的关系,是很难动得了的。说是占毛坑不拉屎也罢,说是混日子也好,每个单位和部门都不缺少这种人。

为了减少内耗,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罗子专门召开会议,开门见山地说:

“在厅里,有人说我武断,不够民主,其实,大伙是误会了。我们应急管理厅是新组建的单位,很多工作制度还在摸索,都在自我完善,并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但是,省委省政府之所以组织这个应急管理厅,就是要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应对抗灾救灾的问题上,必须临机决断,反应迅速,因此,不得不减少一些繁文缛节和不必要的程序。

“简单点说,出现突发事故的时候,由我来负责调度,需要大家配合的时候,自然会打电话通知。平时里,各位在坐的领导,都有各自分管的工作,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遇到重大事项,告诉我一声就好,原则上我不会去干涉的……”

罗子良这么一说,在坐的副厅长们才高兴了起来他们要的就是他的这个让步,他的放权。

上次烟花爆竹爆炸事故,罗子良亲自去处理,有点事必躬亲了,防碍了某些人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不满。没有突发、意外事故的时候,应急管理厅平时里的业务就以原来的安全监督管理局负责的工作为主。

只要罗子良不随意插手这些工作,他们就很开心了,至于那些大规模抗灾救灾的事情,他们才不在乎呢,那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什么灭火不通知,那只不过是借口而已。

妥协,让步,很多时候都是团结的手段和方式。

在这次会议上,经过协商和充分讨论,对各个副厅长分管的工作进行了一些小变动,然后就散会了。

……

一个月以后,盘江市宝电县群力煤矿有限公司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经初步判断为瓦斯爆炸,当天井下作业人员就有三十八人。事故发生时,煤窑都塌了,被困在井下的工人生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事故发生后,罗子良带着救援队赶过去救援。

得到消息的省电视台记者欧阳玉玲跑过来和罗子良坐一辆车,她说,“姐夫,你这个工作好呀,咱们经常能够碰面了。”

罗子良苦笑道,“我倒是希望这样的碰面少一点。”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