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30章(第3页)

当然,萧鹏也不笑话他们,现在华夏国内的年轻人更没法说。

现在华夏那边的审美观出现了问题,男人也是以瘦为傲以娘为美,这样的审美观下成长的男人能多强壮?真的出去了恐怕也会举这样的标语。

那个穿制服的男人走到萧鹏身边有点儿不好意思道:“先生,我们的人让我问问你还有这样的神药么?我知道这些药物很珍贵,我们可以以物换物可以交换!我们不要多,十瓶就可以了!”

这个制服的男人叫‘莫汉德’,和他们的宗教先知一个名字。MSL国家起名特别没创意,十个男人里起码三个叫这名的,其余的就是‘阿卜杜拉’、‘阿卜杜勒’、‘哈希姆’之类的。不过欧美那边其实也差不多,都是什么杰克、汤姆、马丁之类的。

萧鹏听后笑了起来,他现在突然特别感谢陈大使,人家就是了解非洲,知道萧鹏在这边需要什么。

别看国内现在反中医的人那么多,包括在欧美国家,什么中医藏医蒙医基本上一律被列入‘巫医’,可是在非洲,中医发展的那是好的要命。在很多国家像红花油、六神丸之类的药那都是‘神药’,其实在毛里塔尼亚的城市里也是如此,但是现在这里毕竟是乡村……

中医也适合非洲:毕竟这里很多地方都很贫穷,你让他们买那么珍贵的草药?那肯定不如中草药更适合他们!

其实中医也确实在非洲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

非洲疟疾肆虐,来这里都要先打疟疾疫苗。

别看西医不承认中医,认为用植物来治病那是不科学的事情,事实上早期西医治疗疟疾也是靠植物——用的是金鸡纳树的树皮提取物奎宁来治疗疟疾。但是奎宁这东西过于珍贵,而且副作用还大,另外由于奎宁是对疟疾唯一有效药物,所以还产生了抗药性,现在每年都有几千万非洲人民受疟疾折磨,更有无数人死于疟疾。

一直到屠呦呦女士查看中医典籍找到了青蒿素,拯救了非洲几十万人生命并为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就这样还有很多反中医的人玩命的抨击中医,说屠呦呦的发现根本和中医没有什么关系。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很多的幕后推手其实就是西方药企。

别看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拯救了那么多非洲人民生命,但是非洲人民却以为这药是欧美人发明印度人生产的。

当时青蒿素被发现后,那时候华夏人还没有专利保护概念,也不熟悉国际知识产权规则,被那些西方制药公司钻了空子,申请了一大批改进和周边技术专利,而华夏想要进行国际注册的时候又被老美利用国际规则卡了脖子,一直到2007年华夏制造的青蒿素才拿到世卫标准认证。而这时候市场早就被西方制药公司给瓜分完毕了。

这事情让人生气但是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事实就是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受欺负。

莫汉德是这里的最高长官,看到萧鹏从车里拿出一堆活络油和防止蚊虫的清凉油做礼物时开心的不行,非要邀请萧鹏到他的办公室坐坐。

他是这里的最高行政长官。

于是萧鹏就毫无意外的来到了莫汉德的帐篷。

‘帐篷之国’,名不虚传!

莫汉德按照理解给萧鹏上了三杯茶后开门见山道:“先生,你结婚了么?我是来帮人提亲的!”

“噗!”

第971章最好的女婿

莫汉德的帐篷被一群人包围着,想要知道两边的商谈结果。基本上这些人都是家里有女儿的。别看不了解萧鹏,但是这绝对是他们心中的完美女婿人选!

足够强壮又懂医术,这样的男人怎么可能放过?

至于人品好不好他们根本不在乎:强壮懂医术这就够了!还要啥人品?再说了,就冲刚才他单腿跪地帮陌生老人治疗脚踝这一点儿就证明了这小子不错!

可惜的就是这小子只有一个人,不太够分。最多只能四家占便宜——没错,他们都想好了要按照MSL标准给萧鹏四个媳妇!

至于萧鹏会不会拒绝?这个问题他们倒压根没想过。

萧鹏在人面前从头到尾没有摘过墨镜,又和几个法国人在一起,再加上他晒的嗷嗷黑,很容易就让人以为他是法国人——哪有拒绝女人的法国男人?

他们对法国人也算是了解:他们的邻国就驻扎着大量的法国驻军——是驻军,不是联合国维和部队。

整个马里那边现在热闹的是不行,各方势力混杂:本地军阀、政府军、极端分子、维和部队以及法国驻军打成一片。

法国一直认为非洲是他们的后花园,所以绝对不介意在马里展示肌肉,有超过四千五百名士兵常年驻扎在马里。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