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哈哈。”萧鹏道:“当然可以,不过我怕你带来的人吃不惯。”
“他们吃的惯的!”阿尔布雷特直接道。
萧鹏撇撇嘴,一看就是发号施令惯了的人,这说话压根就不考虑别人。
“阿尔弗雷德,让厨房再准备个火锅让阿尔布雷特先生享受。”萧鹏直接道。
“好的老板。”阿尔弗雷德转身离去。
给他单独准备个火锅这事儿对萧鹏家的厨房来说还真不是什么事儿,萧鹏这里经常宴请外国朋友,他们早就习惯老外的‘分餐制’了。
老外吃饭习惯‘分餐制’,也就是一人吃一份,而国人则习惯‘合餐制’,也就是一道菜大家分享。
首先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分餐制是大夏老祖宗玩剩下的东西,
最早大夏人是一直都是分餐制的,在大夏五千年历史里,起码有四千年是使用‘席地而坐,分案而食’的饮食习惯。一直到了宋朝经济发展各民族文明融合才变成了现在的‘合餐制’。由分餐制变成和合餐制,在大夏还真的是由于经济发展之后才得到的产物。
说起来有一点儿很有意思的事情:现在老外越来越多人提倡‘合餐制’,而国内越来越多人提倡‘分餐制’。
随着大夏的发展和影响力增加,在西方这边会用筷子、会讲汉语那都是很时尚的事情,他们开始时候非常抵制合餐制,但是现在欧洲随处可见的中餐馆里那是到处都能看到使用合餐制的外国人。
而在国内呢?越来越多的人提倡‘分餐制’,认为这是最先进的进餐方式。打开电视都是‘使用公筷’分餐进食的广告。
这分餐制好处确实很多,比如说‘卫生’,比如说‘减少食物浪费’。在荷兰分餐制那是发挥到了极致,在荷兰人家里做客?一人一份绝不多做,没有吃饱那是活该……
但是在大夏实施分餐制真的很难,毕竟中餐就不是适合分餐制的餐饮方式,而且大夏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都不适合分餐制,最关键的是:大夏文化里讲究亲情、气氛、营养等等,分餐制和大夏文化是格格不入的。
在大夏餐桌上如果有人说:‘咱们分餐吧’基本上也就等于:‘我很嫌弃你们’的意思。所以这是真的很难推广的事情。
至于萧鹏的态度呢?无所谓的事情,他支持推广分餐制,但是也绝对不反对合餐制,准确的说在他家里大多数时候都是合餐,只有来了外国客人才会分餐。
毕竟吃饭嘛,热热闹闹的吃的才香。
分餐制确实是卫生,对一些疾病来说确实可以减少传播风险,但是作用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看看全球疫情不就知道了?使用‘不卫生’的合餐制的大夏控制住了疫情,而实施‘卫生先进’的分餐制西方各国的疫情却无法控制,对于那些传染性疾病来说,分餐制还是合餐制真的不是控制疾病传播的关键。
在大夏合餐制的存在是因为他有另外的社会意义,推广分餐制是没错的,但是直接上来一刀切?这真的不现实。
什么吃火锅的时候一人一个小火锅?那最高兴的应该是炊具厂;同样年夜饭的时候大家一人抱着一个餐盒?
一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是需要过程的,不可能一天转变过来,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矛盾,就像现在国内很多提倡分餐制的人张嘴就是:‘浪费资源、封建主义糟粕’之类的贬义词,其实真心没有必要。
现代西餐实施分餐制是没问题的,中餐怎么分?一条鱼怎么分?一只鸡怎么分?一条红烧鱼做好了,鱼肉给我鱼头给你谁能接受?一人一条鱼?那吃不了怎么办?岂不又是资源浪费?而且中餐也难以推行标准化制作啊!而且餐具清洁是不是需要使用更多的资源?
自己想要分餐制自己就分,非要站在一定高度上指责别人?那才是真正的没素质的表现!
安排完晚餐后萧鹏问道:“阿尔布雷特,你还没说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呢?”
阿尔布雷特笑道:“萧,我是来给你送礼的啊。”
第1319章阿尔布雷特的礼物
萧鹏不明所以:“给我送礼?”
阿尔布雷特道:“是啊,要庆祝你乔迁新居不是么?”
萧鹏乐了:“你也打算给我送几个花篮么?”
在西方也有乔迁新居送礼的风俗,跟大夏北方的‘烧炕’风俗差不多。不过他们送东西基本都是比较简单实用的,萧鹏从到了这里收到过N盆花N套餐具。就像威廉直接派人送了十多颗苹果树种在奥兰治花园里的苹果园中。
估计这片苹果园都是这么种起来的!
这边的风俗也就这样,一个国王都用苹果树当礼物,所以萧鹏真没觉得阿尔布雷特的乔迁礼物能有多珍贵。
...
...
...
爸爸,我想吃山猪肉!爸爸没空,让小黄去给你抓!可小黄是猴儿啊!没事,它会打军体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