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现场的记者都在憋着笑,看CNN的记者的囧样他们心里都暗爽——原来萧鹏就是这么怼他们的!风水轮流转,现在也让你们老美同行感受一下!
那个CNN的记者也是个暴脾气,听后直接拿着麦克风向萧鹏敲了过去,只可惜萧鹏身边可不是没人的:赫迪拉直接伸手抓住那个记者的手腕一扭一按,只听到‘咔嚓’一声,这手腕直接断掉!
CNN记者发出了杀猪一样的嚎叫声。
而萧鹏直接对旁边一个身穿便衣的人说道:“阿廖沙,你看到了,老美在这里打人了!他不遵守你们这里的法律!我这里是自卫还击的!”
那个‘导游’阿廖沙听后只是招了招手,不知道哪里出现的几个人直接把那个CNN的记者抓了起来,也不顾他哀嚎连着摄影师等人全部带走!
现场的记者看到这一幕都倒吸一口凉气。
有人想要录像记录下这一幕,阿廖沙却一伸手:“各位记者,希望你们配合工作。”
现场的记者你看我我看你,都很主动的把拍摄设备里的SD卡交给阿廖沙——这里是摩尔曼斯克,在这里还是老实一点儿好,毛子情报部门可是真不惯毛病的!
阿廖沙看了一圈后微笑着点点头:“很好,谢谢配合,你们的采访继续!”
“额……对对对,萧先生,你能讲讲这次的发现么?”一个记者喊道。
萧鹏道:“我们这次的发现是二战时期德国运输舰‘卡特加特号’,沉没于1940年期间的纳维克海战。船上的货物是来自于耶利瓦勒铁矿的铁矿石之类。并不怎么值钱,但是历史价值很重要,至于怎么对待这艘船我已经把这艘船的坐标告诉了俄罗斯有关部门就看他们如何对待。而关于那段历史那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你们每个人的认知都不同,我对那个事情就不加讲解了。”
历史就是个大姑娘,被人拿着画笔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进行涂写。尤其是二战时期的历史,在盎格鲁-萨克逊媒体的美化之下,现在很多事情所谓的‘真相’都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
就像关于‘苏芬战争’就是一段很奇怪的历史。
这事情其实要先说瑞典。
有人说波兰是‘欧洲裹脚布’,那瑞典应该就算是‘欧洲搅屎棍’,他的搅屎棍能力跟英国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瑞典大概在公元十三世纪形成了统一国家然后就开始加强扩张,在1293年的时候占领了芬兰,而且通过不断扩张国家不断强盛:1630年击败丹麦称霸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又开始跃进欧洲,成为在整个欧洲范围内举足轻重的国家。一直到1721年,被波兰、丹麦和俄国组成的联军击败后才逐渐衰败。
对他们来说最惨的一次就是1808年同俄罗斯的战争,这一次他们全面败落,芬兰也被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占领,从此芬兰脱离瑞典成为了当时沙俄帝国的自治大公国。
到了1917年俄罗斯爆发了十月革命,芬兰趁机提出独立,这才成为了一个独立国家。而且趁机扩大了不少领土,包括现在摩尔曼斯克西部的佩查摩地区和南部的萨拉地区以及更南端的卡勒里亚地区都被芬兰收入囊中。
也就是说那时候的芬兰的领土和现在是不一样的,是可以直接进入北极巴伦支海的。而二战之后,由于芬兰失去了佩查摩地区后,也就失去了北方沿海领土,从此无法直接进入北极。
而之所以造成这个结果,跟二战时期你瑞典的‘骚操作’有相当大的关系。
第1368章选择沉默才明智
现在国内公知是天天反对发展军力的,天天喊着要做‘中立国’,每次说起来首先就要拿瑞典、瑞士等国家做例子。大致意思就是:瞧瞧人家在战争时期搞中立,今天不是也是好好的么?
可是事情的真相是:在战争期间所谓的‘中立’就是个笑话!像什么荷兰、卢森堡、比利时那不都是中立国?可是说被灭就被灭。
瑞士为什么可以避免战争?那是因为德国需要它们进行资金流动。而瑞典为什么可以避免战争?
其实瑞典在整个二战时期,从来都不算是‘中立国’,他们还真的算是属于德国阵营的。他们是德国坚强的后盾:二战爆发的第一年,德国一年消耗了1500万吨铁矿砂,其中有1100吨是从瑞典进口的!一直到战争结束,德国的铁矿砂基本都是来自于瑞典。
如果真的是中立国,那是不应该给德国提供铁矿砂,德国当时为什么不打他们?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这是铁杆盟友!打了他们谁给自己挖铁矿?
正常的海运路线是从瑞典北部经过波的尼亚湾越过波罗的海进入德国。当年德国为了保证这条运输路线的安全在那里布置了重兵,所以那是一条非常安全的运输路线。
但是这条航线也有问题:波的尼亚湾到了冬季会结冰船只无法航行。那这条航线那时候自然用不上,瑞典人想出来的办法是通过铁路把铁矿砂运往挪威,通过挪威的纳维克港运往德国。即使到了今天挪威纳维克也只有一条铁路线,这条铁路不和本国任何城市连接而是直通瑞典,这就是二战时期的产物。
挪威不让他们运铁矿怎么办?人家恪守‘中立国’规矩。不掺和任何战争国之间的事物。
没关系,德国占领了挪威就行了!
这就是德国放着近在咫尺的‘中立国’瑞典不打反而打更远的‘中立国’挪威的原因。
...
...
...
爸爸,我想吃山猪肉!爸爸没空,让小黄去给你抓!可小黄是猴儿啊!没事,它会打军体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