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们搭建帐篷也是很快的事情:三根长木杆顶端系在一起,然后搭在地上就成三角架子,再把一根一根的木棍搭在这个三角架上,为了保持固定差不多一共需要二十多根棍子,搭一圈后就成为了帐篷的大致形状。这些涅涅茨人常年和北极风雪做斗争,他们搭建帐篷用的框架必须十分粗壮才能经受的住风雪。
当用木棍搭建成一个大体帐篷形状后,他们又拿出两根短一些的木棍横着系在从帐篷框架上形成两根横杆。
“萨塔娜,这两根横杆干什么的?”叶卡捷琳娜不解问道。
跟她们一起的涅涅茨女孩就是叶卡捷琳娜的同学,亚尔萨列村村长的女儿萨塔娜。
萨塔娜解释道:“那两根横杆的作用是固定帐篷里的炉子,而且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根据我们风俗,在帐篷里面的女人们是不能越过那个界线的。”
“这不是只有三分之一是属于女人的?”尤金妮亚瞪大眼睛道。
萨塔娜摊手道:“涅涅茨人的女人嘛。”
做完这一切之后就看到一群人把缝制好的的大块鹿皮用长杆挑着包裹在帐篷架子上。这个大块鹿皮顶端系着绳子,把顶部的绳子缠绕在底部的支架上固定整个帐篷的表面。这样的大鹿皮铺两层后这个帐篷基本就完成了九成。
接下来做的就是内部用绳子固定鹿皮之类的小工作。他们搭建帐篷的速度非常快,平时大概二十多分钟就可以搭建好一个帐篷。而在萧鹏和卡辛的帮助下,他们这次搭建帐篷只用了还不到三十分钟——毕竟两个人都极有力量,搭建帐篷框架的时候省了不少钱。
而搭好帐篷后所有的参与搭建工作的男人都被赶出了帐篷。
这时候是女人在帐篷内忙碌,进行比如清扫积雪生火煮茶之类的工作——这种帐篷的最顶端是透气的可以直接看到天空,必须要等到帐篷顶上有烟雾升起之后男人才可以进入帐篷。而这时候男人也不是闲着的,他们要用积雪把给帐篷和地面交接的地方加固防止被风吹跑。
这个工作倒是不用萧鹏他们来做了。他掸掉身上的积雪之后和卡辛走到叶卡捷琳娜面前:“说吧,你们找我干什么事情?”
叶卡捷琳娜干咳两声道:“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萨塔娜,是亚尔萨列村村长的女儿。这位是萧,这位是卡辛。”
结果萨塔娜道:“叶卡捷琳娜,我说过多少次了!我的名字是萨塔聂,不是萨塔娜。你还是叫我萨萨吧。”
“噗。”萧鹏忍不住笑了起来。
涅涅茨语的发音果然是够奇葩的。
难怪涅涅茨人难以融入现代社会,这还是同学呢,结果连名字都喊不清楚……
第1734章思维方式不一样
萧鹏和尤金妮亚两个人在这驯鹿节现场走来走去。这是附近规模最大的涅涅茨人‘驯鹿节’,可是现场超过四百人算萧鹏输——其中还有一部分是萧鹏这样的游客。
而他们这已经算大的‘驯鹿节’了,一些小涅涅茨人的驯鹿节能有上百人那就很不错了。
现场不少人正在唱着涅涅茨人的民族音乐,这里的民族音乐倒也简单,就是‘咚、咚、咚、咚’节奏的鼓声搬移类似于‘啊啊啊啊’的长腔歌谣,刚开始听得时候确实很有感觉,但是听多了感觉就像念经……
之所以萧鹏和尤金妮亚两人在这里逛街的原因是因为卡辛他已经让叶卡捷琳娜拖走了。
说起来叶卡捷琳娜找自己的原因很可笑,是她觉得卡辛很强……
涅涅茨人的驯鹿节也有‘相亲’的因素,但是还有那么点儿与众不同。
人们想象中的少数民族相亲节都是载歌载舞的酒会,而涅涅茨人的相亲仪式则是摔角比赛。让那些涅涅茨小伙儿站上擂台用涅涅茨传统摔角方式去摔角展示自己的男性魅力来吸引异性。
夺冠的人是可以当着所有人面向心仪的女孩公开求婚的——当然,被求婚的女孩也是可以直接拒绝。萨萨作为村长的女孩那肯定是最抢手的女人,她从十四岁开始到现在每年都被求一次婚。
偏偏萨萨志并不愿意这么做,每年都要拒绝一次。
她和叶卡捷琳娜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的同学,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涅涅茨人。她现在连这亚尔萨列村都看不上,怎么可能看的上别的涅涅茨村落?
人嘛都这样,你见到了繁华世界再回到雪窝窝里她肯定不舒服。而且涅涅茨人重男轻女的风俗习惯让她也觉得很不爽。她想的就是离开这里。
但是她年年拒绝这是已经拒绝出事儿了:她这么做无形把附近的村落都给得罪了个遍。
就算亚尔萨列村够牛也不能拒绝所有人,于是她爹就让她今年必须嫁了!
...
...
...
爸爸,我想吃山猪肉!爸爸没空,让小黄去给你抓!可小黄是猴儿啊!没事,它会打军体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