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2章(第3页)

“你不是土豪么?”

“这次演砸了吧?”

萧鹏摇了摇头道:“今天就给你们上一堂教育课,课名字就是:海底打捞到底要多少钱。来来来,首先给你们介绍一下这艘船,这艘船和咱们国家‘奋斗者号’的母船‘探索二号’是姊妹舰,哦,很多人是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奋斗者号’?那我告诉你们,这可不是马爸爸新搞出来的励志项目,这可是咱们国家的大国重器,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潜入万米深度的工作型载人深潜器。在我的印象中这也是唯一的一台能到达这个深度的工作型载人深潜器。这艘船基本和‘奋斗者’号的母船‘探索二号’一致,但是因为少了直升机平台等设备,所以这艘船还是比探索二号少了十几米的长度,但是排量依然不低。租用这艘船多少天一天呢?18万欧元一天。也就是140万人民币。这是因为我租的久给的优惠价,至于船上的ROV和HOV使用费用另算。目前只是用了ROV也就是无人深潜器。因为使用的次数较多时间较长,所以一天算三万欧,也就是说这艘船我用一天需要21万欧164万人民币。”

说到这里他伸出一根手指头:“这只是一天,而我已经在这里工作了37天一直在搜寻一艘沉船,正好是777万欧!数目挺吉利吧?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六千万这就进去了!怎么样?现在是不是发现深海打捞是一个特别烧钱的事情?有人可能会说了,那是因为你傻,既然是搜索沉船那为什么不用一艘费用便宜一些的船呢?如果单纯是搜寻沉船确实可以用便宜的船来做,比如我的‘龙舟号’就可以把价格控制在五万欧一天。。。。。。但是这次搜索面积有点儿大,你们看,‘龙舟号’也在那里工作。远处那个小点儿看到了么?那就是‘龙舟号’。我双管两艘一起干,虽然浪费了金钱但是节约了时间。来,今天给你们开开眼,让你们参观一下使用一天一百六十多万的船!”

萧鹏拎着镜头走进船舱。

“这里是ROV操作室,这是小周,这是老戴,两个人负责操控ROV,来,两位跟镜头前的朋友打个招呼!你们别以为ROV就是遥控机器人,也就两个机械臂抓东西,事实上还真不是这样,这些ROV上都有大功率吸取系统,用起来的时候跟吸尘器似的可以把需要的东西吸进储物篮,除此之外还有喷水设备,比如说你们在海底看到一样东西但是被海砂覆盖,就可以用喷水设备吸取海水冲掉物体上的泥沙,还有海底电锯、切割装备之类的设备。这可是这艘船上工作量最大的两个人,他们是深海打捞的‘眼睛’!”

萧鹏介绍完ROV操作室后又去了下一个舱室。

“这里是连线室,每次下潜的数据都要在这里记录在案,然后方便进行下一次下潜的领航,以此来避免在海底工作过的地方重复工作。这里就是整个房间的记忆库,基本上来说每次ROV下海的资料都可以在这里查询到,比如说走过哪些路线,发现了什么东西,有时候这里的工作人员会反复查看工作记录,寻找一开始没有发现被漏掉的线索。”

“旁边这个舱室我们叫他‘离线室’,这里就是整个深海打捞的指挥中心的存在,如果我在这艘船上搜寻打捞沉船的时候就会在这个舱室里,如果我不在这里就是这艘船的船长和大副轮流指挥。你们也看到了,这里有好几个显示屏,可以通过显示屏直接看到ROV在海底看到的画面,然后可以对其他单位发号施令配合工作。比如什么吊机、蛙人之类的工作都是在这里协调的。”

说到这里萧鹏微微一笑:“当然,这些东西都没什么好看的,给你们看了你们也看不懂,现在你们跟着我的镜头过来,我让你们看看真正的狠货!”

第257章看着电影搞科研

萧鹏打开一个舱室拿着摄像头道:“瞧瞧吧,这真正的狠货,这个船上最大的宝贝:我们国家的工作型载人深潜器,也就是俗称的HOV。这是‘深海勇士号’,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使用这玩意,原因很简单:这玩意用起来更贵,下海一次要十多万欧!就算是我也要考虑成本,不到关键的时候不会用它的。”

“如果了解咱们国家深潜历史的人肯定知道,除了正在生产中的新机器外咱们国家一共有三台深潜器,第一台是‘蛟龙号’,创下了7000米的深潜纪录,然后就是这台‘深海勇士号’,最大潜水深度4500米,第三台就是创下万米深潜纪录的‘奋斗者号’。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咱们国家有了7000米的‘蛟龙号’为什么还要搞4500米的‘深海勇士号’?那我现在可以回答大家,在我眼里,国家三台深潜器里最牛的恐怕就是这台‘深海勇士号’!今后工作量最大的的HOV恐怕也是他!我在这里放下一句话,目前国内正在生产新的‘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今后我的经济情况允许的话,我会把‘深海勇士号’买下来自己用!”

弹幕上听了萧鹏的话开始狂刷起来。

“有种你买‘奋斗者号’啊!吹什么呢!”

“这个潜水明明是最浅的,厉害在哪里?”

“靠,难道只有我在震惊他要买这东西么?这玩意起码要几亿吧?”

“我老公从来都是这么豪气!”

“老公,我关心今天送什么礼物!”

萧鹏看着弹幕摇了摇头:“我跟大家解释一下这‘深海勇士号’牛在哪里。首先回答大家第一个问题:为什么都有了下潜7000米深度的‘蛟龙号’后反而研发了一台4500米深度的‘深海勇士号’。我可以告诉大家,如果没有‘深海勇士号’,可能今天我们也没有能下潜万米的‘奋斗者号’。”

“首先说说‘蛟龙号’,这‘蛟龙号’作为华夏第一艘工作型载人深潜器,它其实就是一个华夏人学习的过程,他是通过‘自主设计+继承创新’的方式来生产的,里面不少关键部件都是外面的技术。比如说‘蛟龙号’刚起步的时候,那时候国内钛合金生产水平有限,‘蛟龙号’的球壳钛合金不得不和国外共同合力研究制造。这个生产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研发的过程,当‘蛟龙号’的球壳生产好后,国内的钛合金生产水平也上去了,而且在外国的技术上进一步创新,后来的‘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的球壳用的钛合金都是国内改良过的国产钛合金。‘奋斗者号’能下潜万米也跟这改良钛合金有直接的关系。更厉害的是‘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的国产化率都超过了95%以上!而且使用费用都大大降低。”

“有人听到这可能会说了:哦,原来‘深海勇士号’是个过渡型的机器,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测试一下国产化然后给‘奋斗者号’研发做引子。谁这么想的话我只能说你们大错特错了!”

萧鹏拿出烟准备点上,想了一下这是直播点烟不太好。于是他干咳两声把烟放到一边继续说道:“海底不同深度的环境是不一样的,不同深度的海底有不同的矿物资源和生物种类,如果你用‘奋斗者号’来这里下潜,那就是‘杀鸡用了宰牛刀’,白白增加成本。所以正确的研发套路是‘谱系化发展’,除了四千五百米的最好还要发展三千米、一千米的来适应不同的海情。。。。。。我为什么说今后大家可能接触最多的工作量最大的就是‘深海勇士号’呢?原因很简单,‘深海勇士号’4500米的下潜深度可以覆盖咱们国家绝大部分领海,而‘奋斗者号’和‘蛟龙号’则可以去更远更深的大洋去执行科研任务,‘深海勇士号’可以用来解决国内的问题。”

萧鹏笑道:“你们别瞧不起这‘深海勇士号’,它有一项技术全世界独一无二!你们都知道,在压力下越密封抗压能力越好,每开一个孔都有密封不严导致泄露的危险。所以世界上能进入三千米以下的载人深潜器最多就是三个观察孔,瞧瞧‘深海勇士号’有几个?五个!这就是自信的表现!4500米的深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够用,现在我反而觉得我的‘超级箱水母’ROV有点儿不够用了。。。。。。给你们讲个不是笑话的笑话,你们知道咱们国家这些世界最顶级的工作型载人深潜器是怎么出来的么?”

看着弹幕上刷着各种各样的答案,萧鹏哭笑不得,他干脆自己解释道:“咱们国家一直被西方国家技术封锁,所以有什么东西基本要靠自己钻研研究,就好像咱们国家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发,竟然是靠着当年一个外交官从美利坚买回来的潜艇模型研发出来的你们敢信?”

“吹牛的吧?”

“靠着玩具模型研发潜水艇?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你们还是年轻,这都是真的!当时研发核潜艇的时候没有技术,就是凭借一个美利坚的玩具模型设计的咱们国家的核潜艇。”

萧鹏看着弹幕摇了摇头说道:“那我告诉你们更不可思议的,咱们国家在1986年的时候最先进的深潜潜艇能下潜多少米?只有六百米!虽然国家一直都想搞载人深潜器,但是奈何没有技术,那时候的华夏连一台ROV都做不出来!就这样也一直没有放弃深潜器研发!”

“一直到了1997年的时候,一部电影横空出世,也就是著名的爱情电影《泰坦尼克号》。当时的工程院院士徐岂南老先生去看了后直接拿着这部电影当做当年华夏载人深潜科研团队的教材!没有这部电影说不定到了今天我们都没有自己的HOV!看我直播的朋友们,别整天追这个星那个星,你们眼里的大美女小鲜肉和这些科学家比起来真的差太远了!这些科学家才是咱们国家的脊梁!”

“行了,今天船也给你们介绍了,我开这个直播是为什么呢?就是告诉你们我们明天会去巴勒莫进行补给然后休息一段时间。等我们下次回来的时候。”萧鹏拍了拍‘深海勇士号’:“我会带着这个家伙下去找一艘沉船,让你们看看深海到底什么样!”

热门小说推荐
开局一条猴,然后它杀疯了

开局一条猴,然后它杀疯了

爸爸,我想吃山猪肉!爸爸没空,让小黄去给你抓!可小黄是猴儿啊!没事,它会打军体拳!...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