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53章(第3页)

能这么正大光明堂而皇之的把罚没车拿出来销售,这确实很有俄罗斯人的做事风格。

其实诺亚布尔斯克还是挺繁华的——起码在这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是如此、

这里是整个自治区最大的城镇,1976年才有人抵达这里1977年才开始建设成现在的样子,之所以要建设这里,是因为这里是整个西伯利亚油田的正中央位置。很多人为了油气跑到这边来工作,所以这里在整个西伯利亚地区也可以算的上是挺繁华的存在。

而且这里还能找到大夏元素存在。

诺亚布尔斯克石油、天然气输送站是俄罗斯国家重点工程,如果建成的话对俄罗斯和所有邻国之间的能源供应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亚洲地区新型的能源枢纽——毕竟亚马尔-涅涅茨的油气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

但是在这里建设油气输油站的困难真的很多,这里位于北极圈内,有广阔的冻土带,冬天的时候零下五六十度的低温……能在这里搞基建的真没有多少国家,俄罗斯自己都搞不定。

于是他们想到的办法就是找‘基建狂魔’大夏合作,而整个诺亚布尔斯克石油、天然气输送站项目里使用的唯一品牌的旋挖钻机就是大夏三一重工的SR150旋挖钻机。

当时施工方找到三一重工,要求他们的旋挖钻机在零下三十度到零下四十度的情况下都能保持正常运转,而三一重工干脆把SR150旋挖钻机进行了进一步改良,零下五十五度都照挖不误。而没有这些设备想要完成这个项目时间至少要延长三倍以上!

也就因为这点儿大夏人在这边还是挺受人尊重的——有的时候也会有一些不愉快也是因为被人误以为是涅涅茨人。

在诺亚布尔斯克住着几百个涅涅茨人,这人是告别传统融入现代社会的涅涅茨人。

也不难理解俄罗斯人为什么不喜欢涅涅茨人——他们只要回到城市,不需要工作就有比俄罗斯人工作还要多的薪水。有免费的住房免费的供热水电免费的医疗免费的儿童教育。

为了让这些涅涅茨人居住到城市里俄罗斯当局也是拼了:用直升机和装甲车接送涅涅茨孩子上学学习俄语!

尽管俄罗斯当局这么做站在旁观者角度上看是为了国家利益考虑,让涅涅茨人告别游牧生活这样可以进一步开采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的油气资源,但是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他们给涅涅茨人这么好的政策怎么能让在这里辛苦工作生活的俄罗斯人心理平衡?

所以这里俄罗斯人和涅涅茨人明里暗里的矛盾还是挺深的。

萧鹏和卡辛坐车到了诺亚布尔斯克违章车停车场,刚到这里就被门口的大广告牌给震惊到了。

上面写着:‘诺亚布尔斯克违章车停车场,出租出售各种汽车,同时承接灵车业务’。

到这里还比较正常,挺多算是‘业务广泛’,结果广告牌下面用加粗的红色补充了一句——‘主营烟火礼炮业务’。

萧鹏都不知道该怎么吐槽好了。

只能说——这就是俄罗斯。

第1712章这么早就喝了?

萧鹏从到了俄罗斯之后对这里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人其实并不按逻辑出牌。而进入这个停车场后他再次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看到停车场负责人热尼亚的第一反应是:这么早就喝了?

也不怪萧鹏这么想,他们进来的时候那个热尼亚正光着膀子站在雪地之中激情澎湃的在朗诵诗歌……

这冰天雪地的天上还飘着雪花,一个肌肉男在光着膀子念诗,这画面要多古怪就多古怪。

更可气的是那个肌肉男看到萧鹏他们两人只是看了他一眼,就在那里继续念诗。

卡辛递给萧鹏一根烟,萧鹏摆了摆手。

话说这里到了冬天真是个适合戒烟的地儿,在冰天雪地外的室外抽烟?绝对是种折磨。

首先打火机能不能打着火就是个问题。那种充气的打火机很难打着,里面的丁烷气体会在这种低温下变成液态没有压力点不着火,卡辛准备的ZIPPO打火机也要贴身保存要不然会冻住引线还是无法打着。

就算把烟点着了也不敢大口抽,那么做的结果就是肺受不了,一个不适应的人如果来这里大口抽一口烟,恐怕会咳的让人恨不得把肺叶吐出来。

卡辛看萧鹏拒绝自己很有经验的把打火机掏出来趁着温度还在快速点上一根烟抽了一口道:“其实习惯了也没有什么问题。”

萧鹏不解问道:“卡辛,我发现你很了解西伯利亚这边啊。”

热门小说推荐
开局一条猴,然后它杀疯了

开局一条猴,然后它杀疯了

爸爸,我想吃山猪肉!爸爸没空,让小黄去给你抓!可小黄是猴儿啊!没事,它会打军体拳!...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