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伊海涛的话说得用情至深,全场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一位站在前排的老大爷忍不住抹起了泪,嘴里咿咿呀呀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领导的关怀。”
这时,冯紫辰突然将话筒递了上去,老头儿一看那又黑又长的东西,从来没见过,不知是什么玩意儿,心里一惊慌,竟然踉跄着倒退了几步。
一旁的县长付大木一把扶住了他。
老头儿一看,竟然愈加的慌张,忙挣脱付大木的搀扶,钻进了人群中。
付大木背对着慰问人员,轻声骂道:“次奥,狗肉上不了正席。”
人群中有人举起了手臂,带头喊起了口号。
“感谢伊市长的关怀!”
“向伊市长致敬!”
“伊市长与南岭人民心连心!”
……
向晚晴站在一旁,看着周围的人群,听着响亮的口号,感觉很不对劲儿,她偷眼分别看了付大木和马兴旺,发现他们脸上的表情却有些怪异。
付大木大概发现了向晚晴在看他们,目光躲避着望向了远处。
冯紫辰头一次看到群众如此群情激奋的欢呼场面,表现得比喊口号的村民更加的激动,端着摄影机跑前跑后地录制和采访,忙得不亦乐乎。
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一个小伙子,帮着她拎着器材,举着话筒,表现得十分的专业,向晚晴便不再上前,由着冯紫辰去忙乎了。
沿着崎岖的山路,伊海涛等人继续往山上走。
每到一处,伊海涛安排工作人员给沿途的村民发放慰问品,不少的村民围上前来,争相与伊海涛亲切握手,发表一番感慨,表示一番感谢。
伊海涛便停下来与老人、妇女和孩子们嘘寒问暖,是不是会有老人和妇女拉着伊海涛的手流下激动的泪水,哽咽着连声说谢谢。
这些感人的场景都被冯紫辰一一拍摄下来了。
伊海涛兴致很高,一路上都是步行。
视察完了灾情,发放完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已到了吃中饭的时候,马兴旺和付大木都凑上来,问伊海涛是不是回县城去就餐。
伊海涛说:“不用了,我们是来慰问的,不是来给灾区添麻烦的。给我们找个地方坐一下,提供点白开水就行了。”
看伊海涛的态度十分坚决,乡政府的会议室又太小,容不下这么多人,付大木就吩咐杏林乡的乡党委书记带着伊海涛一行来到了山顶小学。
如今的山顶小学已今非昔比了,环境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
卫世杰的世纪阳光已经把山顶小学作为了公司固定的援助点,每隔一段时间便会送来一些食品、衣物和学习用具,他们出资修整了操场,购买了篮球架和乒乓球台,原先挂红旗的竹杠也换成了不锈钢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为学校修建了一道结实的围墙。
以前山洪爆发,学校背后的小河就会随之泛滥,学生宿舍和教室都要被淹受损,可是这一次,山石砌成的围墙堵截了山洪和泥石流的侵袭,在校学生与校舍毫发未伤。
远远望去,山顶小学的校舍成了杏林乡最好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