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她连甲二的讲堂都没有进去过,如今就想要直接参与晋升甲一的考试,这般行为,都不知道该称之为勇敢,还是莽撞了。
一时间,京城之中沸沸扬扬,都是关于施元夕的传闻。
别的不说,她在大理寺的堂上,能够直接站出来指认两个学正,这一点上还是得到了许多人的钦佩的。
只是甲一的难度实在是过高,莫说是考过了,将试题摆在了寻常人的面前,怕是都难以读懂。
而晋升甲一,按照国子监的要求,是至少要能达到了甲优评分。
甲等院其他试题的难度水准下,想要达到甲优都不容易,更何况是这难度最高的试题。
这份试题拿出来,不说学子了,怕是国子监的学正中,能顺利考过的人也不多。
这等高难度的试题,都是由国子监内最优秀的学正,联合礼部官员,及朝中的能臣,综合在了一起出具的题目。
有些试题不只是难,而且还格外偏门。
不说讲堂上有没有讲述过了,许多学子只怕连听都没有听过。
施元夕参考过多次晋升考试,每一次考试她都有认真做好总结。
对国子监的出题模式,也算得上是有所了解的了。
就目前来说,她想要直接晋升甲一,其实也是比较勉强的。
尤其是她进入国子监学习的时间不长,满打满算加起来都不足一年的情况下,想要直接通过这个考试并不容易。
原本她的打算,也是开学日以后,进入甲二级好好学习,再考虑再次晋升的事情。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而这次的机会,对她来说又实在是难得。
国子监没有跳级一说,她能那么快地晋升上来,已经很不容易了,中间有一次,其实还是沾了科举的光。
这等情况下,想要在更快的时间内从国子监毕业,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但这次是国子监内部出现了纰漏,她的答卷是无论如何都找不回来的。
就算是王、胡二人伏了法,也无法弥补她的损失。
国子监监管不力,又恰好有一套空缺的题目。
这么好的机会,不尝试一次,未免太过可惜。
……况且虽然题目难,达标的条件高,但对她来说,最大的难点其实还是策论。
而策论这种东西,其实本质上属于文科上面的见解类,这个类型是区别于理科上的难题的。
不是说不难,而是难度的阈值上是有一个上限的。
施元夕做过晋升甲二的题目,在她看来,甲二级的策论已经差不多到顶了,再往上的话,会触及到了很多不该提及的东西。
比方说皇权及统治者,这些东西在当前大梁的文化环境下,是远没有现代宽松的。
所以她隐隐猜测,晋升甲一的试题难度,只怕多半集中在了其他学科上,策论一项,估计会和甲二级差不多。
如若是这样的话,那对她来说,还真是个好机会。
其他的不说,她拜入林大儒门下后,每日勤学苦练,长进了不少。
而其他项目上,比如算学,她在现代所学的内容,要远高于大梁。
要学习武器制造,本就需要一定的数学功底,这个学科上,她几乎不用操心。
另外几项稍微麻烦些,也远不如算学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