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0章(第3页)

这庄稼汉不喝,风餐露宿又出大力气的壮汉定是喝的!

罐罐早就想到要牵镖局这条线卖羊奶酒,行商路上客栈多多,不是玉娘子也有旁人,罐罐都想好了,以后去个地方就将羊奶酒传出去,只赚方子钱也能赚不少!

至于离凤阳镇和幽州城都近的四海客栈,到时罐罐不仅能将自家快要出生的小羊羔卖出去,这方子钱也能赚到,还能从玉娘子身上学到点绝活,真是好处都让他魏罐罐占了!

“玉娘子心气高,决计不能叫她知道咱们捏好法子在那儿等着她。”

魏承却道:“那是个顶聪明的女子,想来再过两日她就能反应过来了。”

罐罐劝慰自个儿:“便是发现也无妨,到时候咱们回到凤阳镇,这玉娘子如何追来?等咱们开春去送小羊,没准她的气都消了。”

兄弟俩没知会大师兄等人就在外头吃饭,说出来不太好听,有点像是吃独食。

魏承想了想又要上一笼酱肘肉包子,留着给镖局兄弟们做夜宵吃。

从酒楼离开后,罐罐不去布行也不去酱园铺,反而扯着魏承的手臂道:“趁着天还没黑,咱们快些去书坊!”

魏承无奈笑道:“刚吃完饭莫要乱跑,仔细着胃腹不舒坦。”

.

这凤阳镇叫书坊,人家幽州城叫“经籍铺”,上头牌匾高高挂着“鸿运楼”三字。

兄弟俩一进来就闻到满屋墨水香,无数文集错落摆在高而深黑的排排书架子上。

不少身着青袍的学子捧着书,如饥似渴地碎碎念着,还有不少人蹲在地方奋笔疾书,瞧着应当是卖不起书便想抄写下来。

书童来迎,先是作揖:“两位学子要什么书?”

“可有马之霖先生所著的《康盛四十五年江陵会元集注》的墨程?”

“有的,学子随我来。”

书童踩上长凳,踮脚从上头拿来油纸封住的书:“这套就是。”

小书童麻溜用裁刀将油纸裁开,将书籍呈给他瞧:“您瞧瞧是不是这本?”

魏承翻过几页,点头道:“是这本书。”

这本书也是他从那位大人物给的书中知晓的,没成想能这么轻易得到这本墨程。

跟在后头的罐罐看到密密麻麻的书本就打个哈欠,东看西看后又百无聊赖的挠挠小脸。

魏承指了指旁边的桌子,笑道:“那头能坐着,你去歇歇脚。”

跟着的书童忙道:“茶水不收铜板,小学子口渴请随我来。”

罐罐有点不好意思:“好,那罐罐在那儿等着哥哥。”

魏承又看了圈,路过那些学子时见着他们不少人都捧着同一本书看,跪蹲在地上抄书的人看得也是那本书。

小书童应当是看出魏承的疑惑,小声道:“这本书贵些,要三两银子一本,这本书眼下可就剩一本,过段日子再高的价钱也买不到了。”

魏承好奇:“这是为何?”

小书童左右瞧了瞧:“这书是知府大人三年前所著自传,里头有不少大人的散文文章。”

魏承会意,县试过后便是府试,若是能知晓这知府大人喜好也能规避些,不过三两银子一本书,这不是抢银子么?

他只道:“囊中羞涩,等在下攒攒银钱再来拜读大人名作。”

小书童也不强求,还劝道:“抄书只要一两银子,学子若是有闲也可以来楼中抄书。”

魏承点了点头,再无多言。

这一趟是真没白来,魏承还在犄角旮旯寻摸到两本难见的墨程,真算是意外之喜。

他细致将科考文集看过,又问道:“可有农书?”

“农书?没有,一本也没有。”

小书童摇摇头,还笑了笑:“咱们这儿怎么能有农书呢?来鸿运楼寻书的都是学子和夫子,这农书应该是给乡下村户看的?乡下村户连字都不识得几个怎么能看懂农书呢?”

魏承想道农书不是给百姓看的,而是给当地里正和县令看的,只有这些人先看懂了,才能教会贫苦百姓如何饲养牲畜,又如何丰渠治田……

凤阳镇没有农书也就算了,连幽州城都没有一本农书?

魏承心里有些失望。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