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百九十章 古琴隐身世(第3页)

黛玉红着俏脸推开他,说道:“三哥哥想岔了,不是我身上的,是这琴底的香味儿。”

贾琮微微一笑,又凑近古琴的底部,果然那香味愈发清晰。

他前世出身书画装裱世家,对古物窍门多少知道一些,对着阳光将琴底细细查看。

又从黛玉头上拔下一根发簪,在琴底颜色较浅的地方,用发簪轻轻剐蹭,只是动作了几下,那上面便落下一些黑红的粉末。

那粉末十分绵细,不是木屑,也不是落漆,贾琮手指沾了茶水,将那些粉末粘在手上研磨,很快就成红艳艳一块,甜香愈发馥郁。

黛玉是闺阁女儿,对女子日常所用之物,自然十分熟悉,心中更加肯定。

说道:“三哥哥,这是上等的胭脂,绝对不会错的,被人用来填抹在琴底,时间长了就变得生硬黑红,和漆面颜色十分相似。”

贾琮对龄官说道:“龄官,你去帮我拿一碗热水来,然后你守在门外,不许人进来。”

龄官神色迷惑,不知道贾琮的用意,不过还是跑去拿了热水,然后出了书房带上门,又乖乖在台阶上坐着等。

贾琮用热水的蒸汽,将琴底熏了一遍,那些原本颜色较淡的地方,吸收了水汽之后,变得有些殷红,几乎已能看出完整的字迹。

他又用黛玉的发簪,对着琴底殷红颜色的地方,将封堵的胭脂全部清理干净,立刻就显示了几行清晰的字迹。

玄武之畔,落凤之巅,合阖为美,累世哀殇。天道宿命,难掩暗香,生死契阔,其德愔愔。

黛玉口中默念着几句话,虽觉得意思隐晦难明,心中却生出莫名的缠绵之意,她侧头望了眼身边的贾琮,俏脸生出一片红晕。

“三哥哥,这几句话意思难明,但读了几遍,让人甚是难忘,不知是谁刻下的,这些字迹用胭脂覆盖,难道是舅母所为?”

贾琮望着这些字迹微微出神,封堵字迹的胭脂,用热气微微烘烤,便会软化变色,年代必定不会太久远。

这张古琴又是自己生母的遗物,用胭脂封堵这些字迹,多半也是自己生母所为。

只是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贾琮对黛玉说道:“妹妹,有人用胭脂封堵字迹,必然是不想让人看到它,这事看着有些古怪。

你我知道即可,不要与人提起,免得生出枝节。”

黛玉微微点头,又起身出了书房,回来时手上拿了一个梳妆盒,里面装了好几盒胭脂。

本来这种事让紫鹃去办即可,她却亲自去做,这些胭脂估计是黛玉所有的了。

贾琮不用问也知道黛玉的意思,他从这些胭脂中,选了颜色较深的两种,用发簪挑了胭脂,重新将这些字迹封堵。

最后又把张古琴重新挂回墙上,相信用不了多少时间,封堵的胭脂硬化变色,旁人寻常之下也看不出痕迹。

贾琮和黛玉望着墙上古琴,都有些出神,突然听到外头龄官声音:“三爷,二门外管家来报信,说很多官兵进了宁荣街,都往西府去了!”

……

荣国府,荣庆堂。

这几日史湘云来贾府,本想去东府迎春那里小住。

但贾母因好几个月不见她,况宝玉还在屋里养伤,也没办法常常陪伴左右,贾母便拉湘云陪着自己住下,日常也好说话解闷。

这日中午,贾母先去宝玉房里看望一回,嘱咐袭人等丫鬟细心照顾,又让湘云陪着自己吃过午饭。

贾母因年纪大了,不好多午睡,以免到了夜里失眠,祖孙两个在荣庆堂闲坐,刚想让人去东府叫黛玉等孙女过来。

赶上王夫人带薛姨妈和宝钗来问安,贾母倒是忘了这茬,几个人围着说说闲话,也算其乐融融。

只是湘云年少好动,心中想着去东府玩耍,还想找贾琮迎春说话,屁股实在有些坐不住,听了贾母和王夫人的话题,很快有些昏昏欲睡。

荣庆堂上正气氛和睦,突然众人听到外头脚步纷乱,夹杂已显慌乱的说话音,贾母等人不禁心中惊诧。

正见林之孝家的跌跌撞撞进来,脸色苍白一片,说道:“老太太,大事不好了,府上闯进来很多官兵。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