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百四十七章 状元因何名(第2页)

一甲三人是天下士子之望,朝廷科举抡才的脸面,除了要举业文章出众,更要彰显朝廷唯才是举,贵庶无别,公允公正之意。

朕原先得陈默举荐,杭州府考生林兆和,解元之身,出身平易之门,举业才华几可媲美会元贾琮。

朕再观其殿试文章开敞雄劲,一时之选,遂点为头名状元。

但会试舞弊案事发,林兆和因与主犯吴梁关系匪浅,涉嫌科场舞弊,缉拿入推事院、大理寺审讯。

此事沸沸扬扬,朝野皆知,虽经大理寺审讯,林兆和已脱罪,然名声已污损,难负大魁天下之望。

状元人选需重新点选,一甲三名也需增补一人。

林兆和降为二甲中流之后,不入翰林之列,偃旗息鼓,以免掀起朝野非议。

关于一甲人选,状元点选之法,各位卿家何言上奏?”

在场的王士伦、陈默、郭佑昌等都曾是举业骄子,自然将进士之荣看得极重。

他们都知林兆和被点为状元,赢得读书人至高荣耀。

如今因莫须有之罪,声名受污,不仅失去状元之荣,还失去一甲之名,跌入二甲之列,各人都很是唏嘘惋惜。

而且圣上还特地谕示:他在二甲排名需靠后,并夺入翰林之资,这几乎已将其仕途拦腰斩断。

大周文官选拔之制,虽然和前朝有所不同,但也有脉络相承之处。

文官文职,非进士之身,常例不得晋升五品以上,非翰林之身,止步于从三品之前。

殿试排名二甲中流之后,必定连留京为官都不能,必定要外派为官,通常不过一县令。

进士不入翰林,还外派为官,因天听疏远,人脉荒疏,很多县令进士,一生都止步六品。

其中有人升到从五品,都已是极大的机缘,至于四品以上机缘,或人脉背景浑厚,或正经翰林出身,不是一般人能奢望。

嘉昭帝将林兆和点入二甲末流,而且夺翰林之资,注定他一生仕途,将蹉跎于远州偏县之地……

就像当初贾琮下场之前,柳静庵曾谆谆教诲,春闱乃科举终途,士人攀附青云之路,不仅风光无比,更加凶险万分,需慎之又慎。

一个状元之才,就这样陨落了……

但是在场的三位文官魁首,即便是举荐林兆和入一甲的陈默,都不觉得嘉昭帝的做法,有什么不妥之处。

因为,本年春闱艰涩跌宕,再也经不起任何质疑和非议了。

……

王士伦说道:“启禀圣上,一甲增补一人,并不是难事,会试前十八名之人,皆可权衡入选。

圣上原先点林兆和为状元,不仅是因其举业才华卓越,更因其出身平易之家。

点选林兆和为状元,可彰大周科举唯才是举,贵庶同等,清正公允。

即便荒乡野村之民,只要苦读诗书,才华锦绣,也能得报国之途。

此举,可免草莽遗珠之憾,以使天下士子归心。

臣以为圣上再点状元,可遵循前法点选,方能不偏不倚,士民拜服。”

一旁的陈默一听此言,已略有花白的眉毛,微微一挑,说道:“启奏圣上,王大人之言,虽然颇有道理。

然科举抡才,国之大礼,贵庶同等下场,不问门第高低,只论书经文章优劣,唯才是举,方为科举真义。

臣曾举荐贾琮和林兆和入一甲,当初林兆和被圣上点为状元,臣乐见其成,此二人贵庶有别,然都具状元之资。”

嘉昭帝听了王士伦和陈默的奏言,神情沉吟不定,并没做出表态,只是目光一转,看向还未发言的郭佑昌。

郭佑昌身为礼部尚书,精通科举抡才之法,更深知朝政平衡之道。

方才王士伦和陈默慷慨陈词,言语细密,说道透彻,归根结底只在于一点,贾琮能否点为状元!

王士伦谏言嘉昭帝,按点选林兆和之法,选会试榜单前列之中,出身平庶而才华卓绝者为状元,以收天下士民人心。

热门小说推荐
霍先生,太偏执

霍先生,太偏执

送个酒而已,她倒霉地赔掉自己,还不知对方是谁。然而霉运继续,姐姐逼她嫁给自己不要的男人,只因他是Gay。Gay?太好了!她可以不用担心臭男人性骚扰。至此,...

哑妻不怂,总裁宠上瘾

哑妻不怂,总裁宠上瘾

简介一场意外,迟菀跟时颂发生了关系,也成了时颂名义上的老婆。但是结婚三年,他们没有任何感情。爷爷的生日宴,白青青从国外归来,一向冷然的时颂对着白月光嘘寒问暖。丝毫不在意迟菀的面子。她一个时家的养女,一个不会说话的哑巴,连过去宣誓主权的机会都没有。白青青欺她不会说话,找上门来侮辱。时颂不仅不帮忙,还护着白青青。小哑巴死心了,留下离婚协议转身离开。一向不把她放在眼里的时颂却疯了,红着眼找上门。你明明说过爱我的!小哑巴冷漠的看着他,眼底没有任何感情。不好意思,时总,对象管得严,请别再来骚扰我。...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