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老鬼抹了一把脸,又拿起那迭信纸,看到第一页写着《自古英雄出少年》几个大字。
“这应该就是小明说的那部武侠了。”
魏明还附了一封短信。
“除了供您阅读解闷儿,另外还可以投给香港媒体,笔名‘魏狂人’,所得稿费可以用来改善您的生活,我们远在北方,无法在您身边伺候,这也算是儿孙的一点心意。”
魏明写这段话的心态大概就像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孝敬给父母发红包,希望父母在高兴过后能说一句“你有这份心就好了,我们用不着”,然后把钱退回来。
老鬼倒是没有这种心理,他只觉得老天对自己不薄,那这笔钱自己就收下了。
大哥的钱他分文不想要,但孙子的钱必须要收,不能寒了孩子的一片孝心啊!
就是不知道这厚厚一沓子能换来多少稿费,老鬼先自己看看。
他越看越觉得有意思,虽然故事外壳比较传统,但内容和人物很新鲜,应该会有一些市场,老鬼已经想到投给哪家合适了。
在香港的左派报纸中,《大公报》和《文汇报》是双强格局,而《大公报》有一个子刊叫《新晚报》。
早期梁羽生和金庸都是《大公报》编辑,他们的作品《龙虎斗京华》和《书剑恩仇录》就是发表在《新晚报》上的,于是《新晚报》一时洛阳纸贵。
虽说现在金庸已经有了《明报》并且封笔,不过梁羽生前两年的《绝塞传烽录》依然是在《新晚报》上发表的,所以《新晚报》是一家有着武侠传统的报纸,而且发行量很高。
老鬼从家里翻出一份去年的《新晚报》,指着上面的地址道:“就你了!”
而隔壁楼里周惠敏正在给妈妈唱普通话版本的《乡恋》。
“你的声音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
这是周惠敏根据魏明送来的简谱向音乐老师请教学成的。
虽然跟李古一的原版不是完全一样,但还是挺好听的,音色很漂亮,还有种当年老魔都的味道,这可能也跟妈妈经常听魔都老歌有关。
身为魔都人的母亲捧场地给她鼓掌,女儿平时就喜欢唱歌画画,她还是支持孩子培养兴趣爱好的,这样也能少看会儿电视。
而且将来阿敏会成为一个白领,肯定要有一些爱好和特长的,不能像自己一样只知道做工。
周妈妈完成手上的针线活后对女儿道:“我已经跟钢琴老师说好了,从这个礼拜天开始你去她那边上课,每个礼拜上半天。”
“谢谢妈妈,妈妈万岁!”
抱着妈妈,周惠敏想的是,这么多天了,不知道阿明收到了自己的信没有。
第二天,魏明先给西影厂的吴天明回了个电话。
“魏作家,听说你不在燕京,下广州了?”
“嗯,不过这会儿正在魔都,过几天就回去了,”魏明问,“吴导找我是为了改编的事吗?”
“是的,”吴天明道,“我觉得《二牛》是一部很有改编潜力的作品,不知道魏作家你的态度。”
魏明:“我看过吴导的作品,把《二牛》交给你我是很放心的。”
...
...
...
一个夏日的雨夜,本以为是一段奇缘,不曾想却惹上了一身麻烦,更可怕的是,竟然落入了一个精心打造的圈套,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没根基,没靠山,没人脉,没资源,一个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
何为末世?丧尸?魔怪?虫族?不!唯有当人类所恐惧的,所崇拜的,甚至是所幻想的一切都成为现实之时,才是人类真正的末日!灵气回涌,信仰重铸,这是神佛妖魔的饕餮盛宴,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大浩劫!丧尸,异形,贞子,怪形,妖精鬼怪,神魔仙佛,这一切的一切,都将降临于世!这是真正的末日,这是末世神魔纪元!这是不冷的第四本书,已完本三本共1500W字小说,无太监,人品保证,新书期急求支持!加更规则打赏满100加更一章,鲜花满1000加更一章,加更的章节会在上架后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