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于是在迫击炮试射结束过后,军官们饶有兴致的跟那些随丁伦士而来的随员和炮手们,何炜又将丁伦士拉到了一旁,开口询问道:“你这次事情办的很好,这批军火我就交给伱采买了,只是还有一批东西,不知道你能不能代办采购?”
何炜此话一出,丁伦士眼睛一亮,连连点头说道:“能能能,只要您说出来,我一定尽全力给您代办。”
“嗯,不错,我要的第一件东西也不难,是战术背心,也就是当兵的打仗的时候身上穿着的衣服,用来装手榴弹和子弹水壶的,我这里有现成的样品和图纸,你只需要照着做便可,要五千套,而且要上好的军服料子,你能接吗?”
“这个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军服这东西好做的很,我以前也做过军服业务,只是不知除了这军服业务外,何总队长还需要什么?”
丁伦士问道。
“钢盔你能搞到吗?就是德国造的钢盔,刚才我们门口哨兵戴的那种有护耳的钢盔。”
何炜说完,丁伦士迟疑了一下才说道:“可是那德国造的什么三五钢盔?”
“果然是行家里手,就是这个m35钢盔,我需要采购五千顶德国钢盔,能搞到吗?”
丁伦士这次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踱步思考了一会儿,才对何炜说道:“何总队长,如果你需要采购进口钢盔的话,我倒不是办不得,只是这耗费的时间和运费可是不小埃”
“哦?何出此言?”
“您有所不知,我帮您采购的机枪和迫击炮,价格和出货速度都不错是因为这批军火是其他洋行储存在国内的积压存货,所以可以很快运到,但这德国生产的钢盔,国内可是没有存货的,那些洋行大多在囤军火,没有人会囤这个东西,如果我帮你代购,这钢盔从德国生产制造出来,再装船运输,运到国内,无论是花费还是所需的时间都极长,我个人并不建议采购进口的钢盔。”
“其实,在港岛和广州的工厂也能生产这种德国钢盔,价格便宜,出货量大,而且到货的时间也快,何总队长不妨考虑一下。”
丁伦士说道。
丁伦士的话很快引起了何炜的兴趣,在何炜的印象中,中国军队的钢盔貌似大多是进口的,这丁伦士所说的国产钢盔又是怎么回事?
经过丁伦士的解释,何炜才明白,原来这国内还的确具备批量生产钢盔的能力,只不过这家生产钢盔的工厂并不在内地,也不在国民政府中央的势力范围内,而是在粤省和英控的港岛。
原来,由于粤省经济发达,靠着港岛,因此其铁工技术强大,在广州有一家名为捷和的制造厂即具备大批量生产钢盔的能力,其生产的钢盔大多仿造托尼盔与德国m35钢盔外形的“纯钢御弹钢盔”,外观与原厂产品几无差别。
目前,抗战军兴,捷和制造厂迁到港岛,捷和的钢盔生意更加火爆,捷和工厂索性备好大批现货储存在仓库中,订货不需另谈交期,交钱就能直接提货,粤军的部队即大量采购捷和钢铁厂生产的钢盔来装备部队。
个别心思活泛的中央军部队长也会想办法弄来款项从捷和购买国产钢盔来装备部队,丁伦士在不久前就曾做过一笔生意。
中央军预备第三师的师长冷欣正在着手组建部队,为了给部队配发钢盔,冷欣设法在部队中吃空饷,截留了一大批款项找了门路,托请丁伦士购买钢盔,丁伦士也拿钱照办,跑了一趟港岛,不久后,这支新组建的中央军步兵师就全部装备上了钢盔。
而捷和厂生产的钢盔质量也是相当不错的,虽然无法和德国原厂产品相比,但也算的上是皮实耐用,最关键的,则是出货快,且价格便宜。
按丁伦士所言,从德国进口的m35原厂钢盔,在不算运费的情况下,一顶钢盔就要十二元法币,而捷和生产的仿造版,连成本带运费,一顶也不过四元法币。
所以,综合考虑来看,还是捷和生产的仿造版钢盔最为合适,且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货,因此,丁伦士也极力建议何炜改买国产钢盔。
何炜想了想,也改了主意,改为订购国产钢盔,同时因为单价降低而增加了采购量,决定将购买数量增加到六千顶。
最终,在陆军突击总队的营区中,何炜与丁伦士达成了一份订购合同,这份订购合同所涉及的采购武器装备,包括一百五十挺配有全套零附件的mg34以及备用枪管三百根,各种机枪子弹三百万发,法国造布朗德mle1935型六十毫米迫击炮一百门,各种型号的六十毫米炮弹一万发,备用零件一百套,战术背心五千套,钢盔六千顶。
在订单达成之后,何炜又命军需李有财去预支了一批预付定金交给了丁伦士。
何炜没有将手中保值能力较强的现大洋先花出去,而是优先花取了肖将军此前给与自己的五十万法币支票,而超出这五十万元的部分,何炜才会以现大洋进行支付。
这笔订单的交易款项也是极为惊人的,不仅肖将军给自己的五十万法币花费一空,何炜手上的现大洋也要花出去三十多万,原本无比厚实的腰包,瞬间就瘪了下来。
不过何炜也并不心疼,因为他这些钱都是花在部队上的,他认为花的很好,花的很值。
而当这一订单达成后,陆军突击总队的基本装备也尘埃落定,接下来,何炜着手拟定部队的详细编制表以及开始组建训练部队一事,也将要提上日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