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寒假来临前,哈城又遭遇了一波寒潮,最夸张的两天一度达到了-28c°,导致哈工大的供暖效果都有些不足了。
好在这座城市里,哈工大的任何问题都会被重视,学校一个电话打到供暖公司,下午校园里就热乎了起来,还连带福泽了附近一大片区域的居民楼,包括神舟尊邸。
而翟达大学第一学期的最后一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结束的。
每天考试、炫车、考试、炫车。
剩下的时间,都在和吴越开小会,讨论公司年末分账的事情。
他们联系了余东来,了解了那边的规章制度。
联系了沈睿,了解了一些注定失败的套路。
最后思考、吸纳、讨论偶尔还要拉上会计,吴越搞了个白板放在自己家里,两人黑板画了擦擦了画。
感觉比上课都累。
最后烧脑了整整两天,干脆“就这么弄算了”。
因为犹豫的这两天,账上又多了四十多万
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了属于是
没有完美的方式,“越达餐饮”的规模、体量也不支持复杂的方案,他们目前连“人力资源部”都没有。
控制权都在两人手里,他们商量完就好了,多多少少的,自己又没亏着,也不差那点钱。
但这番讨论和取经也是有收获的,对明年的“越达餐饮”如何变得更大,更好,更正规,提供了很多帮助。
如果按照规划,明年他们将在包括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等三处地方扩张,建设新的精酿基地,规模可能没有南岗这么大,但也可以将这块市场彻底垄断起来,同时利用渠道优势,去拿下一些其他酒类的经销权,搭配出货。
从0到1已经大功告成,1到100,继续上路。
没那么多精力浪费在眼前的块八毛上。
一个酒水帝国的雏形渐渐清晰,现在去琢磨这点钱,远不如有一批忠心耿耿(指踏实肯干的老员工)、拉得出(指能外派建设分基地)、干的动(指能克服困难完成工作)的员工重要。
1月12号,寒假前的三天,春节前的十四天
翟达和材料一班的人一起,走出了教学楼,校园里人感觉少了不少。
虽然学校规定的放假日期是15号,但实际上各自考完后学生们就拍拍屁股走人了,有一些幸运儿已经躺在家里吃砂糖橘了。
而材料一班有些倒霉,12号考完后中间空一天,下一门在14号,成了全校最晚走的一批人。
不过最后一门是开卷考,于是就有人提议空的那一天聚一下。
不过很可惜,翟达又双叒叕无法参加:“我13号还得考,可能就不参加了,我比你们多好多门课。”
虽不意外,但失望是难免的。
众人遗憾的看着翟达,开上那辆已经在校园里无人不知的黑车离开。
葛尚叹了口气道:“怎么感觉上了一学期课,和咱们大作家的关系没拉近,反而远了呢?”
沈子轩摇头道:“不能这么说,翟达人挺好的,也没什么架子,上课和大家聊天打屁很熟悉,人家只是真的很忙,光课就比我们多七八门,还要写作,外出上电视好像还做了点生意。”
“可能这就是能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吧,要么能大学开豪车呢?人家投入的精力也不少。”
葛尚摊摊手:“不说这些了,我会同群里统计一下,看多少人愿意来,估计十个八个是有的。”
“人数不重要,女生比例更重要,全是老爷们尽喝酒去了,班里几个女生至今无人拿下。”
“我不教你了么?‘疗伤机会论’啊,你自己不中用。”
“放屁!你看姜静萱有机会受伤么?她都没机会受伤,我拿什么疗伤?”
另一边,翟达一边开车,一边接着电话。
“达哥,您和卢女士的机票信息我发到您手机上了,您查收一下。”
翟达:“嗯,麻烦你了小王,现在公司还不够正规,只能辛苦你身兼数职了,明年开春就给你配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