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0章 分大为小(第4页)

王景之想让他做决定,决定是否把圣旨送回敦煌。

只是张议潭却不曾回应他,摇摇晃晃的消失在了他的视线中。

接下来几日,张议潭闭门谢客,不管谁上门求见,都以患病为理由拒绝。

哪怕他这么做会招致南衙北司的怀疑,可他却还是这么做了,因为此时的他太过疲惫,不想再面对这些虚情假意。

不久之后,王景之还是带着这份圣旨离开了长安。

这件事,他和张议潭都做不了主,只能返回敦煌后,由张议潮决定是否要公布圣旨。

与此同时,长安也派出了一些使者前往河西,但并非是去敦煌,而是走漠南到去寻找回鹘、嗢末等部,准备扶持他们,掣肘河西。

对此,河西的众人尚不知情,而远在兰州的刘继隆更是不知道自己也被牵连。

此刻的他,正沉浸在入秋的丰收当中……

“小心点别割到手!”

“簌簌……”

八月中旬,由于兰州靠近南方更为温暖,因此在河西大地许多地方还在等待秋收的时候,这里已经开始了浩浩荡荡的秋收行动。

金色的麦浪在田野中翻滚,远处还掺杂着麻、豆、蔬菜及晚种的部分粟麦还在田间等待下个月的收割。

“马车呢?快来收拾麦子!”

麦田间,五泉的上万军民手持镰刀,弯腰在田间辛勤劳作,他们的动作熟练而迅速,镰刀在手中舞动,伴随着“嚓嚓”声,一颗颗沉甸甸的麦穗应声倒下。

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襟,却掩盖不住脸上洋溢着的喜悦。

山丹的军民,除了少量河西出身的兵卒外,其它大部分都是五泉的居民和鄯州随军家属。

在他们以前的生活中,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因为他们所收获的粮食和牧群,都需要拿出一半上交给贵族们。

可自从刘继隆来到五泉后,刘继隆定下的粮食供给数量让他们每天都能吃饱喝足,而这也让他们对生活重拾起了信心。

曾经麻木不堪的百姓,此时收割了麦子后,忍不住拿起麦子仔细打量,脸上笑容收不住。

“你们说,刺史说的话是真的吗?”

“肯定是真的,这三个多月的粮食都没偷工减料,你个猪犬再说刺史一句不好,小心我揍死你!”

“我是说新衣,刺史不是说入冬后发冬衣,开春发夏衣吗?”

“都说了是真的,刺史干嘛骗你这个混不吝的家伙?!”

“嘿嘿……”

劳作的田间,五泉的百姓们喜滋滋的笑着,时不时眺望远处的麻地。

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他们就能收获麻杆,制作新衣了。

穿新衣,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自从论恐热霍乱陇西以来,牟如那对他们的盘剥就愈发厉害,粮食需要交六成,城外的麻和豆也与他们无关。

尽管付出了劳力,却需要和畜生抢麸糠吃,而这也是兰州百姓争相逃亡的原因。

可是如今,他们迎来了好日子,刘刺史虽然会把所有粮食都收上去,可却会按照家中人口,在每个月初给他们每家每户发口粮。

这次他们不用再吃麸糠,因为发到他们手上的都是去了麸皮的粟米,以及粗加工过的面粉。

饿肚子是什么感觉,他们已经有些想不起来了。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