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但若是刘子业、刘昱这种残暴的人,他们掌握权力后,百姓不知道要受多少苦。”
曹茂汗颜,他读的书多,自然知道刘子业和刘昱是什么人,做了哪些事情。
“节帅,这有些言重了吧,我在临州的几所小学看过,基本都是孩童烂漫,没有……”
“没有吗?”刘继隆打断他的发表,接着询问道:
“临州现在有二十二所小学,分布二十二个坊内。”
“你如果真的去看过,那你告诉告诉我,这二十二个坊内的小学学子有什么不同?”
“这……”曹茂迟疑了,他不是不知道,而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不过他这迟疑的模样却让张昶激动起来,张昶还以为他不懂,所以连忙卖弄道:
“节帅,这件事我知道。”
“我前些日子与高长史去临州坊时,他还头疼此事呢!”
张昶雀跃着,刘继隆也询问道:“他怎么说的?”
“他说现在好多将领,明明在外州任职,可还是要把孩子送到狄道来读书学习。”
“狄道城内二十二个坊,每个坊的学子数量在二百到三百人之间。”
“然而临州坊和渭州坊、兰州坊这些小学的学子数量,每所基本在一千人左右,不得已要开始扩建。”
张昶口中的三个坊,基本是距离都护府、县衙、州衙正门最近的几个坊。
这几个坊内生活居住的,要么就是校尉及以上官员的烈属,要么就是城内在职并有品秩的官员及其家眷。
三个坊内每个坊生活着近四百户,两三千口人。
如果每坊内生活的七到十一岁少年人有一千人,那坊内人口起码要有一万多人。
现在的坊学人数,基本都是各州县有点权力官员送来就读的学子。
这些学子没有在州县的坊学里和百姓的孩子们相处过,可以说从一开始就脱离了百姓,成为了一批拥有特权和小圈子的权贵。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山头主义肯定会提前出现,这些从小学就培养起来的人脉,会在几十年后成为难以斩断的大山。
这么想着,刘继隆沉声开口道:
“传我的军令,召集各军、镇、州、县七品以上的官员来都护府,于腊月初十开会。”
眼下距离腊月初十还有二十天时间,算上轻骑传信的消息,二十天时间,怎么说也够官员聚集都护府了。
剩下二十天时间,也足够他们赶回去过年了。
“节帅,动静这么大吗?”
张昶有些错愕,他没想到自己随口之言,竟然引起了那么大的动静。
刘继隆听后却摇了摇头道:“这动静一点也不大,传令吧。”
“是……”曹茂作揖应下,而刘继隆此时也走向了那些上完香的学子。
见他离去,张昶立马搂住曹茂:“你这厮,是不是知道动静会那么大,所以才不说的?”
“阿兄,你也知道啊……”曹茂十分无奈。
“你怎么不拦着我点?”张昶急了,可曹茂也很无语。
“就阿兄你那速度,我怎么拦你?”
“我朝你打了多少眼神,你硬是说的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