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55章(第2页)

若不是因为这七条改良旗袍足够美,她怎么也不可能放弃高定甚至超定,选择它们。

要知道,每年年底都是时尚修罗场,要是红毯不够出彩,明年的时尚资源会受到很大影响。

一个明星每年公开露面的次数,也就那么多,她一次性拿出七个红毯来赌,也是很冒险的了。

微博之夜,网友可能只觉得她美极了,觉得她选择的礼服又特别又好看。

随着她一次次走上红毯,香芋紫的温柔,薄荷绿的清新,红色的热烈,橙色的活泼,天青色的朦胧,柠檬黄的亮眼,以及沉静优雅的克莱因蓝,一上红毯,就谋杀无数菲林。

人们才意识到,她到底下了多大一盘棋。

[我想让世界看看,华国人自古就钟爱的色彩是什么样?我也想让华国年轻人发现,原来传统的,并不都是老土的,我们也可以很时尚。]

[有的传承,再没有年轻人接手,就要传不下去了!]

元旦节,倪冰砚生日,《倪冰砚随笔》同时上市。

粉丝们看到星光出版社的预告,早就翘首以待,书一上市,就被买断了货。

书拿到手里,读者们细细读去,感觉就像在她过去某一刻的脑海里遨游。

能感觉到她的想法,也能感受到她的困惑与决心。

书翻到尾,最后一篇随笔,是她关于传统的思考。

这时候,正是网友对她的七彩旗袍热议之时,看到那两句话,所有人都愣住了。

枫香染

“听说,曾经这门技艺差点失传?”

外界一片喧嚣之际,倪冰砚却带着摄制组,悄悄的来到了贵省惠水县,一个大山深处的布依族村寨。

面前的老人姓杨,据说曾是世界上仅存的两个掌握枫香染技艺的匠人之一。

“是啊!枫香染耗时长,对匠人技艺要求也挺高,好不容易做出来了,比起工厂里印染出来的料子,贵很多不说,花样更少,颜色也更少,人们都不爱买了,我们就赚不到钱了,年轻人没法靠这个养家糊口,宁愿进厂打螺丝也不愿意学这个,可不就差点失传了嘛~”

杨家吊脚楼,堂屋门口,老人坐在一根长条凳上,乐呵呵的对着镜头,和和气气的跟她说话,并没有深山老人常见的那种局促感。

因为自从枫香染被定为非遗项目,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录节目了。

倪冰砚坐在另一根长条凳上,微微扭头,就能望见楼下那丛金灿灿的山茶花。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花香,再一抬头,透过屋檐下的空当,就能看到远处的层峦迭嶂。

今年是个暖冬。

刚过元旦没几天,北方依旧萧瑟,贵省已经有了春的气息。

在那两山之间,有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田。

今年花开得早,这些油菜花已经陆续开放,不过想要达到盛花期,可能得等到元宵节前后。

“如今工业发达,大大节省了人力,物资充裕起来,其实人们的生活是越过越好的。从前的人一年到头穿不上新衣裳,如今少吃两碗粉,就能买一件纯棉t恤,穿上好几年都不会坏。”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