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若我等退回国内,人地皆熟,粮兵广有,还可休养生息,以逸待劳,此胜一也。
「至若避战退却,正可助长宋军的骄骄之气,而骄兵者必败,此胜二也。」
李常杰见已经有不少人被他说服,开始小小地点起了头,又添了一把火道:「陛下只要我等大败宋军,迫使宋国那个软蛋皇帝签下合约,送来岁币,再图将来。
「可没说过我们要在哪败宋军。更何况大家不觉得让宋军在本国大败一场,才更能让百姓丶让军卒明白他们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么?
「宋军乏将,多庸庸之徒。只要败了狄青,宋国必然遣使定盟。」
思维是会影响人的行动的。
做了一千多年的华夏臣属,在面对「天兵」时难免有些放不开手脚。
有人听明白了表层意思,连连称是。
而有人听懂了更为深层的意思,百姓近距离地看到宋军大败会安心,那么一直英明神武的陛下呢?
不用猜,一定会欣喜若狂。
陛下一高兴,他们的前程不就全来了吗!
撤,必须撤,谁要是不撤,就是和他们手里的刀过不去!
而且一切都有李常杰顶着呢!
于是乎去了大半条命好不容易赶到界首关的王韶等人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与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交趾军居然撤离了界首关,留给了他们一座空城。根据哨探侦查到的行迹看,已经退回交趾境内。乐观一点来说,本次战争已经结束,人人都能混上一个退敌的功劳。
坏消息:交趾军走之前就将界首关的大门给拆除烧毁,馀下的各重守城设施也是能破坏就破坏。
如果将数据具体化,那么界首关此时至多只有百分之四十的耐久度。
修复起来费时费力不说,还有交趾贼军趁机袭扰的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会彻底放跑那些手上沾满了百姓鲜血的刽子手!
在愤怒丶不甘丶以及对更大功劳的情绪驱使下,有狄青那句我们的任务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话的背书下,领兵的王韶与田奉均是选择了继续追击。
界首关交给后续兄弟部队接手就行。
至于入交趾国境会扩大战争形势,招致言官弹劾?
那太好了,太子殿下一直就盼着这个呢,他们正该好好出一把力。
然后就有一道艰难的选择题摆在两人眼前。
交趾军究竟是从哪条路逃走的?
据哨探来报,探查到的两条路可都是有大军行经的痕迹。
再往里就是交趾腹地,单个哨探不敢再深入探查。
田奉拨弄着头盔,焦躁地抓着头发。
急行军不愧是一等一的废人。纵然他挑的许多都是西北军中的老兵旧卒,可南方的天气实在太过熬人。
千人出发,如今只剩下不过八百。比王韶强点,但十分有限。
因此两部人马必须合在一处,并且精准选出交趾的撤退路线,这才有可能咬住尾巴,为后续大军争取时间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