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庞博弈让庞叔整理出来的游记,足足有十二本。
每本都有两公分厚,许黟抛开赶路时没法看书以外,其余时间,只要有空就会拿起书籍。
哪怕如此,这几日来,他也只看完一本。
秦掌柜来了,许黟只好把游记放下,起身去迎接。
两人没多聊闲话,简单寒暄后,就出门去南街看屋子。
这屋子如秦家娘子说的,虽小但五脏俱全,加上空闲着的时间不长,桌椅都没怎么生灰,简单打扫清洗,便可住人。
许黟对这处房子很满意,二话不说就交了钱。
之后,他也没去牙行里雇用粗使婆子,只叫来阿旭和阿锦,打算他们三人收拾屋子。
阿旭和阿锦不让他收拾,先是将堂屋简单收拾好,就从车厢里抱下来茶具和炉子,烧水烹茶,命许黟老老实实地坐在堂屋里喝茶看书。
许黟:“……”
许黟看着他们娴熟快速地收拾屋子,并整理从车厢里搬下来的行李。
再看他自己干家务活的速度,歇了帮忙的心思。
不到半日,他们就将屋子收拾好,住了进来。
住进来之后,许黟便开始重操旧业,打算在梓潼县开诊看病。
当然了,这里不是盐亭,在家里挂个看诊的招牌就有患者自己上门看病。
许黟想了想,就命阿旭去城中找一家布料铺子,订做一面招幌。
他拿着招幌进到屋子里,唤来阿锦研墨。
学着行医大夫挂着的招牌,许黟在左边上书“专治疑难杂症”,右边上书“治病兼售生熟药”。
写完晾干,他开始期待接下来的日子。
“耳闻南街翠小楼外,近几日来了个模样好生俊秀的大夫,引得好些娘子都找他看病去了。”
“这些个小娘子也不害臊?”
“可不是嘛,说是这大夫医术高明,凡是出手医治的,这病都治好了。”
“如此厉害?莫不是在讨好名声,托着几个人到处说。”
“你可知翠小楼的杨厨头?他前两日起床跌了一跤,腿肿得跟皮鼓似的,这位大夫只用了两块药膏,今儿我在街上便见他步履自如,瞧着是没事了。”
“……”
茶肆里,他们这桌大声畅谈,很快就引得好几个同在茶肆喝茶的客官们围观。
他们梓潼县不缺各种药材,但缺好大夫啊。
如今县城中的几家医馆,里面的坐堂大夫水平如何城里人都有目共睹,要真的出了个厉害的大夫,对他们来说也算是好事。
且非热闹日子,百姓们便少了些八卦的乐趣。时下有新的谈资可聊,自是都竖着耳朵去听。
“兄台所言可是真的?”
“百闻不如一见,诸位要是好奇,可去那翠小楼外一观呐。”
……
翠小楼,是一家酒楼的名字,据说如今管着酒楼的是个未出阁的小娘子。许黟还知晓,这翠小楼现今的当家姓马,闺名小翠,芳龄二十,有过婚约,但男方还没年过十五就早逝了,女方则至今未再婚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