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多时,余秋林和张铁狗套着牛车,穿着厚厚的棉袍,带着干粮和水囊,出城后分别往不同方向出发。
他们一路经过村庄,遇到人了,就把许大夫要布棚施药、施姜茶一事宣传出去。
这期间里,陶清皓和鑫盛沅两人回到家中,就开了库房取银钱,交代手里头诚信的管家,去梓潼县购买大量的驱寒药材回来。
许黟给他们开了方子,上面要买的药材不下二十种,每种药材要用到的量不少。
他们支出了上百贯银钱,依旧担忧着买来的药材不够。
陶清皓来找鑫盛沅商议:“若是不够,那还要买,怕时间来不及了。”
鑫盛沅听了,觉得他说得有理,即刻吩咐管家:“再拿二十贯去,宁可多买也不要缺了。”
陶清皓点头:“我也加二十贯。”
这几日,许家为了这事,同样是忙得焦头烂额,便是林氏一家,都来帮忙打下手。碾药材的碾药材,切姜的切姜,众人分工合作,效率不低,不到几日,许黟他们就炮制出来第一批驱寒丸。
这药丸做出来,棚子也该搭建了。
颜曲月瞧许黟他们都有事做,她也想为这事出一份力,主动将棚子这事揽下来。
她没有经验,却也不盲目,先去请教了何娘子和陈娘子。
两人就给颜曲月出主意,让她去请木匠搭建棚子,再找两个闲汉搭手。
颜曲月觉得这主意好,她问许黟可有熟悉的木匠。
许黟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季师傅,季师傅的手艺很好,价格公道,让他来搭建棚子,正好合适。
至于找闲汉,许黟觉得不用如此,让陈六和小豆子过来就是了。
有他们两人帮忙,季师傅只用削木板,再指挥他们搭建,三日时间就将能同时容纳十数人的棚子搭建好。
这时,余秋林和张铁狗也回来了。
“盐亭城外方圆三十里地的村庄,我们都去了,也告知施药的时间地点,我想那些得了消息的村民,很快就会过来。”
余秋林说罢,还跟许黟说他收了一批炮制消食丸的药材。
“消食丸用到的药材不急着收,遇到驱寒的药材先收上来。”许黟道。
余秋林点头,又道:“陶家和鑫家的队伍出发了,五日后应该能回来。”
说到这里,余秋林拍了下脑袋,“对了,我把这事忘了。”
许黟挑眉:“什么事?”
余秋林从佩囊里拿出个包裹,递过去给许黟:“这是今早我在驿站收到的信,是昭化送来的。”
“颜家来信了?”许黟心中微喜,拿过包囊随即打开。
包裹里含着一封信,信封上书“颜小娘子亲启”,接着里面还有个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