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则是大明银行成立后,带来的丰厚财力。
无钱寸步难行。
若是朝廷的财政上没钱,大臣们也会借此来“要挟”皇帝,分享“皇权”。
对此,老朱是深有体会的。
当初用胡惟庸,并能容忍他那么长的时间,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胡惟庸在当时能帮老朱当好大明这个家。
简单点地说,就是胡惟庸能搞钱,能平衡国家的财政开支。
基于这一点,老朱才忍他那么久。
要不然,根本不会让胡惟庸的势力壮大到那等田地。
但这也说明一个巨大的弊端。
即皇帝不能在财政上依赖某个大臣,靠某个大臣去解决财政问题。
否则,皇权就有不稳的危险。
以上四点,是朱允熥能大权在握,稳于泰山的关键。
朱孙在信中总结说,是枪杆子,笔杆子,制度建设和财政支持!
四者加在一起,权力自然稳固。
其他诸如探听司之类的,只能说稍稍起到一些辅佐作用。
老朱对朱孙的分析十分认可。
但在老朱看来,朱允熥仍然有不足之处,那就是自己的亲信人马还太少,威望仍然不够高。
说到底,权力仍然来自人心。
下面的人听你命令,你才能有权力。
要不然,所有制度,所有技巧,阴谋,手段,都是白搭。
身为开国之君,朝廷的勋贵将领都是老朱一手带出来的,大臣都是他提拔使用的。
老朱自然没有亲信人马太少,威望不够的问题。
不客气地说,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亲信,威望更不用说。
但朱允熥不一样。
除了姚广孝,杨士奇,夏原吉,杨荣等一手带出来的亲信,其他的人,都是敬他太孙殿下的身份。
新军将士也许不一样。
但新军将士的根基毕竟太浅了。
朝廷内的很多事,也不能全靠武力解决。
打天下和治天下毕竟不一样。
朱允熥要江山太平,也不可能再去打一次天下。
威望的话,则有点说不清。
虽然天下都在传诵太孙殿下之名,看起来,他的威望是如日中天。
但正如朱孙在信中所言,这种威望很浅,一旦发生什么重大变动,就很容易骤然改变。
不像老皇帝的威望那般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当然,对于一个王朝继任者来说,做到朱允熥这种程度,其实已经完全足够了。
可老朱不放心啊。
不得不说,朱孙说老朱这是焦虑症的表现,说得还是挺准确的。
老朱就是对自己离世后,大明权力是不是还能稳固,非常不放心。
卫蓁娇媚动人,出生名门,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婚事在即,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太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爱,娶她别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最后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宫,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早早香消玉殒。话本到这里结束,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入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杀了皇帝,娶了卫蓁的牌位。从梦里醒来后,卫蓁出屋,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祁宴出生高贵,意气风发,鲜衣怒马,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若无意外,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一生戎马沙场,保家卫国。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春日的微风荡漾,竹帘摇晃,玉佩碰撞声响起。少年转首,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春光明灭,女郎冷清美艳,一惯是不喜言笑。却在看到他后,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极致的明媚。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轻轻愣住,平静回以一笑,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为她摇晃。此后无论春日秋时,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那一日,他动了春心。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