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5060(第6页)

nbsp;nbsp;nbsp;nbsp;“天地本不全,花草树木荣枯之道也正合此理,非人力所能为也,小友又何必自寻烦恼呢?”张良宽慰了一句。

nbsp;nbsp;nbsp;nbsp;“可我实在是害怕啊,”林清源叹了一口气。

nbsp;nbsp;nbsp;nbsp;“这世间之事瞬息万变,将来如何谁也说不准,不是害怕就能解决的。”

nbsp;nbsp;nbsp;nbsp;“不过你也不必太过担忧,毕竟,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小友把握好其中的关键,自然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张良提点道。

nbsp;nbsp;nbsp;nbsp;“关键在于利益,在于站队,我知道,可我不想。”林清源摇了摇头。

nbsp;nbsp;nbsp;nbsp;“但往往你越是不想,就越是挣脱不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即便你不想,你不愿,也免不了要被别人的野心所裹挟。”

nbsp;nbsp;nbsp;nbsp;“与其被动卷入,还不如主动出击,这样至少你的选择会多一些。”此番话语真是张良的肺腑之言了。

nbsp;nbsp;nbsp;nbsp;“可我何辜?元儿又何辜?凭什么我们要为了别人的野心而付出一生呢?”

nbsp;nbsp;nbsp;nbsp;林清源明白他说的对,但他就是不甘心,不甘心像个棋子一样任人摆布,连婚姻和爱人都由不得自己。

nbsp;nbsp;nbsp;nbsp;“成大事者,必然都要付出代价,不是自己受了,便是别人替了,不然你以为这功勋加身,青史留名,是那么好得的吗?”张良挑了挑眉。

nbsp;nbsp;nbsp;nbsp;“可我从未想过要什么功勋和荣耀,青史留名固然好,可若没有我也不在乎。”林清源却不以为然。

nbsp;nbsp;nbsp;nbsp;“你不慕名利自然是好,可落在旁人眼中就未必是*如此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张良语重心长道。

nbsp;nbsp;nbsp;nbsp;“……”,林清源抿了抿嘴唇,“反正,反正我现在没法接受这门婚事。”

nbsp;nbsp;nbsp;nbsp;“那就缓一缓,缓到你能接受,你愿意接受,”张良也不催他,“不过你也该适当的安抚皇后娘娘他们一下,否则逼急了,只怕你的处境会雪上加霜,更加艰难啊。”

nbsp;nbsp;nbsp;nbsp;“那留侯可有什么教我?”林清源纠结的很,但最后还是虚心请教了。

nbsp;nbsp;nbsp;nbsp;“小友方才说这梅花开的好,不若写一首咏梅吧,我再命人折一支给宫里送去,这样一来,想必皇后娘娘也能暂时安心了。”张良给他出主意。

nbsp;nbsp;nbsp;nbsp;“我可没这个才情写什么咏梅诗,左不过还是要借旁人的才华,既是没本事,也是我不屑窃取他人成就,这‘咏梅’可以写,但我必然会点明作者另有其人。”

nbsp;nbsp;nbsp;nbsp;林清源明知张良让他写诗,是为了讨好吕雉他们,以此缓解如今双方逐渐紧张的气氛,确实是为了他好,可他就是不那么愿意,所以才有此一言,也算是他最后的倔强了吧。

nbsp;nbsp;nbsp;nbsp;而张良的态度则是,“无所谓”。

nbsp;nbsp;nbsp;nbsp;因为,“不管此诗到底是谁所作,只要是你亲手所写,且以你的名义送回宫中,那么其他细枝末节的东西,都是不要紧的。”

nbsp;nbsp;nbsp;nbsp;张良看的很清楚,此举无非是一种表态的手段,只要目的达到,那么内里如何,根本就不重要。

nbsp;nbsp;nbsp;nbsp;而也正是因为此举并非出自林清源本心,所以他写诗时也带着些情绪,下笔的力道远比平时要大不说,选的这首红梅诗也并非流传千古的名篇,且其中词句还带着隐喻。

nbsp;nbsp;nbsp;nbsp;不论读诗之人能否看出来,他都觉得有一种报复后的快感涌上心头,脸上的表情亦是如此。

nbsp;nbsp;nbsp;nbsp;张良自是一等一的智者,自然当下就看出了端倪,本想劝他一句,但又不忍太过责备,不管怎么说,这事是不得已而为之,孩子心里有火也正常。

nbsp;nbsp;nbsp;nbsp;而且这诗中言辞也不过只是隐喻,并未如何直白,单看人如何理解就是了。

nbsp;nbsp;nbsp;nbsp;思及此处,张良便没在说什么。

nbsp;nbsp;nbsp;nbsp;等到这张写了咏梅诗的帛书和一支红梅一同送到椒房殿的时候,不提吕雉,刘元倒是高兴的很,这姑娘自觉东西和诗都是给自己的,且其中诗句还有‘元’字,不禁就想多了。

nbsp;nbsp;nbsp;nbsp;吕雉本来怀疑这是林清源联合张良使的缓兵之计,可看着女儿喜悦的样子,心里就软了许多,但到底没能彻底打消疑虑。

nbsp;nbsp;nbsp;nbsp;正巧审食其过来探望,她便让女儿先带着那支红梅回房,至于帛书,她许诺一会儿就给送过去,刘元自是听话的离开。

nbsp;nbsp;nbsp;nbsp;“食其,你瞧瞧,元儿说是写给她的,可我总觉得这字里行间,别有深意。”吕雉随即将那帛书递给审食其,后者接过去看了一眼。

nbsp;nbsp;nbsp;nbsp;“‘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nbsp;nbsp;nbsp;nbsp;“诗是好诗,也十分应景,其中还有‘元’之一字,也怪不得元儿如此高兴了。”审食其读了一遍后,就了然了。

nbsp;nbsp;nbsp;nbsp;“话虽如此,可我就是觉得,有哪儿不对劲,林清源一直抗拒元儿,怎么可能突然转变态度?”她还是不放心。

nbsp;nbsp;nbsp;nbsp;“也许不是他要转变态度,而是留侯对他说了什么,所以才有此一遭。”审食其推测道。

nbsp;nbsp;nbsp;nbsp;“那你觉得张良会对他说什么呢?会对我们不利吗?”吕雉皱紧了眉头。

nbsp;nbsp;nbsp;nbsp;“肯定不会,否则我们现在就不是在这儿分析局势,而是要应对暴怒的陛下了。”

nbsp;nbsp;nbsp;nbsp;他在暗示若是张良想与他们为敌,那么早就把林清源出卖给刘邦了,如今不仅没有这般,还令林清源的态度有所转变,可见对方是友非敌。

nbsp;nbsp;nbsp;nbsp;“他这是在向我们表态啊。”审食其感叹张良手段之高明,“看来,留侯已经选好了阵营,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

nbsp;nbsp;nbsp;nbsp;虽然得张良站队对稳固儿子的太子之位大有裨益,但比不上林清源带来的好处更多,所以吕雉绝不允许对方脱离掌控太久,故而再次催着审食其把人带回来。

nbsp;nbsp;nbsp;nbsp;审食其也知道其中的轻重缓急,便也顺了她的意,于一个夜晚拜访了张良府邸,并带走了林清源,又看准机会躲开刘邦的眼线,把人有惊无险的送回了宫中。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