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10120(第9页)

nbsp;nbsp;nbsp;nbsp;“既然已经不能制定规则,那就只好利用规则了,通知我们儒家的学子,尽快赶来长安参加这次科举试点。”

nbsp;nbsp;nbsp;nbsp;“不管选拔标准是什么,归根到底,是要为国选材的,这些人出来之后,八成就能直接做官。”

nbsp;nbsp;nbsp;nbsp;“别管去哪儿做官,也不必在意官职大小,眼下能占住一个官位是一个官位,这样以后他们就是有什么后手,我们儒家也不至于孤立无援。”陆贾思虑再三后,提出了这等建议。

nbsp;nbsp;nbsp;nbsp;“……也只能如此了。”叔孙通听到这儿,良久,叹了一口气后,点了点头。

nbsp;nbsp;nbsp;nbsp;就在儒家有所动作的时候,法家和道家也在行动起来。

nbsp;nbsp;nbsp;nbsp;道家是举办者兼推行者,所以根本不用急,反倒是法家巨头张恢,几乎是立刻通知了本学派所有在长安的人士,并要他们往外传播科举考试的消息。

nbsp;nbsp;nbsp;nbsp;目的也很明确,和儒家一样,尽可能的让自己人占据朝堂的官位,当然,法家学子们的学识也是一等一的,这也是源于对自家弟子实力的自信。

nbsp;nbsp;nbsp;nbsp;一时之间,整个长安暗流涌动。

nbsp;nbsp;nbsp;nbsp;第115章

nbsp;nbsp;nbsp;nbsp;你是我的妻子,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护着你的。

nbsp;nbsp;nbsp;nbsp;夜已经深了,林清源还没休息,依旧在书房挑灯夜读,刘元拿着一件披风进来走到他身旁替他搭在肩上。

nbsp;nbsp;nbsp;nbsp;“先生,如今天色已晚,便是再怎么忙公务,也不能不顾惜身体啊,还是早些休息吧。”她关切道。

nbsp;nbsp;nbsp;nbsp;“元儿,你知道吗?看着自己梦想中的蓝图慢慢变成现实,那感觉简直不要太让人上头,为着这个,就是再苦再累,那也是值得的。”

nbsp;nbsp;nbsp;nbsp;虽是深夜,但林清源却丝毫不困,反而显得神采奕奕,眼里好像都有光亮在闪,可见他心中的信念得以实施让他何等的愉悦。

nbsp;nbsp;nbsp;nbsp;“说的是科举制的事吧,”刘元见状,也笑了笑,顺势坐到了他身旁。

nbsp;nbsp;nbsp;nbsp;“我早先在母后那儿听审伯父说了一嘴,尽管了解的不多,但隐约听着,是个利国利民的好制度,母后也是赞不绝口。”

nbsp;nbsp;nbsp;nbsp;“先生能提出这样的见解,我也为你高兴呢。”她握住了他的手,给他以肯定和支持。

nbsp;nbsp;nbsp;nbsp;“其实这也并非是我提出的见解,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加以完善,让其更适应现实罢了,当不得如此夸赞的。”林清源摆了摆手。

nbsp;nbsp;nbsp;nbsp;但他心里对这话很受用的,可他也明白自己的斤两,索性他也并未有冒领功劳的意思,只照实说了原委,主打一个真诚。

nbsp;nbsp;nbsp;nbsp;“说来也怪稀奇的,第一个创造性的提出用科举选官的,竟是一位昏庸的君王。”话到这儿,林清源也不禁感慨。

nbsp;nbsp;nbsp;nbsp;“哦?昏庸的君王,却提出了这样的好制度?这是怎么回事啊?”刘元一听,也来了兴趣。

nbsp;nbsp;nbsp;nbsp;“其实对这位君王的功过,还挺难评的,你说他是昏君吧,可偏偏在位期间也做了不少实事。”

nbsp;nbsp;nbsp;nbsp;“可要是说他是明君吧,他又把祖宗的家业丢了个干干净净,就连自己也得了一个‘炀帝’的谥号,被后人唾骂,其经历实在令人唏嘘啊。”

nbsp;nbsp;nbsp;nbsp;林清源说的是隋炀帝杨广,历史上科举制还真就是这位皇帝提出的。

nbsp;nbsp;nbsp;nbsp;杨广的初衷本是想撼动世家的统治,以寒门学子取代士族后辈立于朝堂,也能使得皇权更为稳固。

nbsp;nbsp;nbsp;nbsp;奈何他推行自己的政策时,走的太快太急,且多方面一起发力,最终惹得天怒人怨,落了个墙倒众人推,隋朝也二世而亡的下场。

nbsp;nbsp;nbsp;nbsp;可以说是非常一言难尽了,也难怪林清源感慨万千。

nbsp;nbsp;nbsp;nbsp;“先生,那我们就吸取教训,不要犯他犯的错,谨慎一些不就好了?”刘元不知他说的是谁,但这不重要。

nbsp;nbsp;nbsp;nbsp;“没错,确实需要谨慎一些,元儿,你瞧,这是我初步拟定出来的选拔标准和考试科目,”说着,他就挪了挪身子,让其能凑到案台前看到他写的东西。

nbsp;nbsp;nbsp;nbsp;“先生,这么多东西要考吗?那些学子应付的过来吗?”没看具体内容,只瞅了一眼上面密密麻麻的表头,刘元就心里有些发怵了。

nbsp;nbsp;nbsp;nbsp;“这不是应付不应付的问题,而且必须要掌握一些技能的问题。”

nbsp;nbsp;nbsp;nbsp;“元儿你看啊,首先,我要他们能默写一篇先贤的文章,并对其注解,这就是在考他们的文学功底了,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那肯定无法胜任工作。”

nbsp;nbsp;nbsp;nbsp;“接着,他们要再做一些算数题,无论什么时候,哪个部门,它都离不开一个钱字,要是连算数都不会,这样的人当了官,也只有被人糊弄的份儿。”

nbsp;nbsp;nbsp;nbsp;林清源跟她解释着这么设计的原因,其实说*白了,这就是简易版的语文和数学考试,鉴于此时是西汉,所以英语学科肯定是出局了,不会考的。

nbsp;nbsp;nbsp;nbsp;扯远了,话题继续回到最初。

nbsp;nbsp;nbsp;nbsp;“这个我明白,这些日子跟着母后打理宫务,也着实是费了不少劲儿。”

nbsp;nbsp;nbsp;nbsp;“虽然我只是理家,但其中的弯弯绕比起治国也差不离,这算数确实有必要考。”刘元听了他的话后,赞同的点了点头。

nbsp;nbsp;nbsp;nbsp;“那这个呢?思想政治?这是怎么个意思?是要学子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吗?”她指着帛书上的又一个科目问道。

nbsp;nbsp;nbsp;nbsp;“没错,我们拟定一个主题,让他们围绕这个写一篇文章,从他们的字里行间,也就能看出他们的政治倾向了。”林清源跟她解释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