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前两年省医院有个产妇难产大出血,正好杨向阳同志在医院看病,知道这事儿之后他马上为产妇献血,帮助产妇平安生了孩子。”
“那次献血之后,杨向阳同志还是坚持献血,家里光是献血的小本都有好几个!”
唐喜诧异:“还有这事儿?”
陈露阳点头:“当然了!”
“你现在去省医院还能问着这事儿呢。”
也不是陈露阳记性好,实在是那些年杨向阳因为自愿献血的事儿,挨了陈母不少骂!
虽然救人是正事儿,
但当时大众还是普遍执拗于传统文化,认为一滴精子十滴血,血是生命的精华。
更何况车间工作又辛苦,就这么把血献出去了,身体吃不消怎么办?
陈母心疼杨向阳,隔三差五就从自家鸡窝里掏出两个鸡蛋煮了,让陈父带给杨向阳吃。
所以陈露阳对这个事儿印象特别深。
唐喜眼睛一亮!
“陈露阳同志,你这个素材提供的太好了!”
“这几天广播和报纸都在号召个人义务献血。听说片儿城政府也召开动员会鼓励市民献血。”
“这个写到材料里,绝对会让大家眼前一亮!”
陈露阳也高兴道:“能帮上忙就行。”
两个人寒暄两句,
唐喜还特意站起来,专程将陈露阳送到了门口。
“这唐喜人接触起来还行啊,也不像宋廖莎骂的那么艮。”
陈露阳一边下楼,一边在心里叨咕。
另外一边,唐喜看着纸上的杨向阳献血素材,也是暗自嘀咕:
“还是戴叔说得对,多跟人唠唠确实是有收获。”
这要是他像别人一样把陈露阳撵走了,上哪能知道杨向阳的献血事迹?
就在唐喜准备将刚刚的事迹整理出来的时候,
敲门声响起,
一个穿着工服的男同志走进屋,客气道:
“同志您好,请问先进车间和个人材料是交给您吗?”
唐喜下意识要开口拒绝。
但话到嘴边却又硬生生变成:“负责这个工作的同志现在不在。”
“你把材料先交给我吧,等他回来我转交给他。”
车间同志顿时大喜。
“好的同志,谢谢您!”
……
在全车间都在牟足了力气,准备写先进材料的时候,
橡胶车间里,
项国武领着一群车间工人正干的热火朝天!
从橡胶厂拉回来的废轮胎,要先经过预处理,进行清洗和分类,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