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于岸山走了之后,就剩下了陈露阳独自一人面对众多橡胶车间的好汉。
一干人眼巴巴的看着他,等着他下指示命令,各个表情都很茫然。
陈露阳道:“该说的,刚刚于副厂长都已经说完了。咱们车间人不多,没那么多讲究,以前怎么干现在还怎么干。”
“大家都去忙吧。”
陈露阳想着和老主任一起聊聊,交接一下工作。
徐成自然也有此意。
两个人穿过机器,走进主任的办公室。
说是工作交接,但实际上真的没有什么实际内容。
唯一的工作“橡胶阻尼减震器”车间也交工了,现在众人又回归到了无事可干的状态。
徐成早就已经盼着退休了。
现在卸任了车间主任,交接完了工作。
徐成直接就离开车间奔去小公园里,找自己的老兄弟们打太极拳去了。
看着干净到过分的办公室,陈露阳深吸了一口气。
“这可真是……四壁萧条无长物,孤灯独影伴寒风啊!”
正感慨着,敲门声“邦邦邦”的响了起来。
“陈主任,这是车间申报厂优秀车间和个人的材料,您过目!”
小工人精神抖擞的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一份材料,高声说道。
“拿来我看看。”
陈露阳接过材料,好奇的翻看起来。
翻着翻着,陈露阳沉默了。
之前融合车间的申报材料就是他写的,整份材料一共写了六页。
这还是挑重点、剔除了不少形容词,专门捞干货写的。
要是真甩开笔杆子,拓展个十来页都不是问题。
可是手里这份材料呢,洋洋洒洒三页纸!
除了“配合融合车间,制造了厂第一批橡胶阻尼减震器标准件”这件事还算可圈可点,
其余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讴歌和大甩词儿,甚至有些形容词按在融合车间上念都不为过。
陈露阳:“这稿写的挺好,你写的?”
小工人:“报告主任,是我写的,我叫杜涵,今年新进厂。”
陈露阳掂量了一下稿件,虽然想改动一下。
但考虑到这个材料毕竟是上一届车间的业绩。
自己改也不好,
不改就这么交上去也不好。
“这样,你把内容缩一缩,尽量缩到一页半。”
小工人杜涵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