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11章
任何事情都怕有人带头,出现第一个,就有可能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是更多的抢粮事件。
公社粮仓有武装兵民兵保护,难保盲流子不会将主意打到各村屯和生产大队运送粮食的队伍身上。
毕竟,各村和各生产队的民兵手里没有几件像样的武器,加上缺乏军事训练,面对人山人海的灾民,往往会选择弃车逃跑。
这种情况下,粮食问题从青山公社转移到了所有的公社主任头上。
“主任,幸亏你有先见之明,暂时安抚了咱们公社的人心,要不然,青山公社是第一个遭抢的,咱们红星公社就是第二个。”
隔天中午,罗青山刚从县里开完会,马不停蹄地召开了红星公社的干部会议。
会议开始,公社治保主任徐海涛心有余悸地表达庆幸。
其他的公社干部纷纷点头附和,感慨姜还是老的辣。
罗青山通过一连串的方式,说服公社下面各个村屯接收部分盲流子。
又做通了李卫民的工作,从李卫民手里获得了大量农家肥和一部分兑换来的生产资料,通过这些东西补贴各村屯,使他们勉为其难地接收了大批的盲流子。
罗青山叹气说道:“同志们,现在不是睡大觉的时候,更不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你们自己也说了,公社只是暂时安抚灾民的人心,还没有彻底解决他们扎根当地,进行生产劳动等一系列的保障问题。”
“今年的粮食收成情况和几年前相比,成绩只能说是一般,除了大河村使用大量农家肥获得粮食丰收,其他村屯和大队上交完公粮,剩余粮食仅仅够支撑七到八个月,养活当地人都勉为其难,各地又增加了上百张吃饭的嘴,这个冬天不好过呀。”
听到这句话,徐海涛和干部们再一次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罗青山说得没错,红星公社仅仅是暂时过关,还没有到高枕无忧的时候。
盲流子们得到了住处,平均分配到了下面各个村。
可是说一千道一万,吃饭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红星公社只有一个大河村,大河村里也只有一个李卫民,李卫民能让自己的村庄在今年的粮食产量当中获得丰收。
而其他的村屯粮食产量,还是和以前一样半死不活,仅仅能勉强维持全村人的吃喝。
按照以往传统。
每年上交完公粮,各村屯将会先后进入到农闲阶段,农闲并不意味着贫下中农们真的能够闲下来。
有的时候,农闲季节反而比耕种季节更加忙碌。
上山挖野菜,进行一些小范围的生产资料交换,以此弥补剩余几个月的粮食亏空。
眼下,分配到大河村的盲流子人数为186人,其中又以女人和孩子居多。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大河村即使获得了丰收,一旦将粮食腾出一部分,分给这些外来人,日子也将变得紧巴巴,根本没有余力去支援其他的村屯,并且这种支援也是不可持续的。
归根结底,还是要从自身想办法。
罗青山一根又一根地抽烟,会议室里顿时烟雾缭绕,其他公社干部或是愁眉不展,或是暗道无奈。
无论是红星公社,青山公社,还是其他的基层生产单位,最缺的都是粮食。
“主任,能不能把各村的猎人组织起来,进行一场大规模的进山围猎,或许解决燃眉之急的食物呢?”
一个多小时后,一名公社干部提出通过打猎,解决粮食缺口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