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王耀祖的《咏竹箸》是不错,但也仅是不错而已,还达不到惊艳,更达不到崔颢《黄鹤楼》那般令诗仙李白搁笔的地步。
崔颢题在黄鹤楼上的一《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成为千古绝唱,这一《黄鹤楼》也唱响了黄鹤楼的千古大名。
黄鹤楼因此声名远播,但是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在黄鹤楼附近还有一个搁笔亭。
在崔颢题诗后不久,号称“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也登上了黄鹤楼赏景,登高远眺,陶醉于美景之中,一时间诗兴大兴,正要题上一诗抒一下感慨。提起笔的时候,现了崔颢的这《黄鹤楼》,为其大作折服,遂搁笔熄了题诗的念头,无奈的道出了一有名的打油诗“一拳打倒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显然,王耀祖自认不凡的佳作,还远未达到崔颢《黄鹤楼》令人搁笔的地步。
在座的众人都是经过科举独木桥考验之士,饱腹诗书之辈,诗词歌赋都甚精通,王耀祖的一还算不错的《咏竹箸》,并没有令众人搁笔,反而更加激了众人跃跃欲试的念头。
满分一百,你答题一百分,我就不上去了;可是你才答了8分,那我可得上去一较长短。
于是,在王耀祖之后,诗会上诗作不断。一位又一位大人上前,将自己的诗作题写在屏风宣纸上。
《咏竹筷》
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一世酸咸中,能知味也否?
《竹箸》
出身山野入厅堂,不见餐桌不起床。百姓王侯频握手,人间美味它先尝。
《咏箸》
少时青青老来黄,每结同心配成双。莫道此中滋味好,甘苦来时要共尝。
……
每一诗作留下,众人都会点评一番。
当有佳作出现时,诗会便会进入一个小高潮,众人传颂佳作,点评赞赏声不断。
朱平安在大快朵颐之际,也在关注着场中情况。
大约七八人上去作诗之后,朱平安注意到坐在自己对面的,同样为座次第二位的爽朗豪雄官员也在众人连声推举下,笑呵呵的起身上前,执起毛笔龙飞凤舞的作了一诗词:
《咏箸》
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脚便开。
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头来。
咳咳
果然是一位豪放不羁的……
朱平安看了他的诗作差点没被鱼刺卡住嗓子,连连咳了好几声才缓过来。
“哈哈,殷大人,您这诗词绝了……”
“哈哈哈,伸出舌头来,哈哈哈,看来殷大人深谙此道啊……”
“咏竹箸第一人啊。”
“趣味十足,妙趣横生,诙谐有趣......”
爽朗官员的这诗题下之后,诗会达到了自开始以来的最高潮,众人笑声不断,凉棚都快要被众人的欢声笑语给掀翻了,便是主位上的裕王也是忍不住笑了。
听着众人对爽朗官员“殷大人”的称呼,朱平安也终于知道这位爽朗官员是谁了。
重生在封神大战之前的上古时代,李长寿成了一个小小的炼气士,没有什么气运加身,也不是什么注定的大劫之子,他只有一个想要长生不老的修仙梦。为了能在残酷的洪荒安身立命,他努力不沾因果,杀人必扬其灰,凡事谋而后动,从不轻易步入危险之中。藏底牌,修遁术,炼丹毒,掌神通,不动稳如老狗,一动石破天惊,动后悄声走人。本来李长寿规划中,自己会一直躲在山中平安无事的修行成仙,直到有一年,他的老师父静极思动,又给他收了个师妹回来ps暂时不开新群,五群(1o98711961)壹群(474o95492)2群(836797636)3群(398929196)肆群(1o71o59242)贯彻到底,轻松修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