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长威伯在哪?”
有人冲出了家门。
“长威伯怎会来咱们这里,谁在胡说!”一个老人走出家门。
年轻人行礼,兴奋的道:“在下曾在城门那里见过伯爷,没想到在此相遇。”
年轻妇人惊讶的看了蒋庆之一眼,蹲身,“见过伯爷。”
“竟是长威伯?”食肆的老夫妇出来了,老人跺脚,“快,回去,回去!”
老妇人问道:“回去作甚?”
“长威伯为咱们厮杀,怎好意思收他的钱?”
“是了。”老妇人转身进去,再出来时就傻眼了。
巷子里全是人。
两老口想挤进去,却被人群又挤了出来。
蒋庆之被围在中间,有人喊道:“别挤着伯爷!”
可没人听,蒋庆之举起手,“都静一静,静一静!”
巷子里慢慢安静了下来。
蒋庆之说道:“人群中有老弱,大家莫要拥挤,免得伤了他们。都听我的,慢慢后退,对,退一点即可,注意别退进了别人家,否则被当贼打我可不管。”
众人轰然大笑。
蒋庆之见边上有石墩,就站了上去,两边看看,见人群松散了不少,这才放心。
“伯爷!”年轻人拱手,“听闻俺答大军二十万正逼近我大同,不知此战伯爷……可有……”
“可有信心可对?”蒋庆之微笑道。
“是。”年轻人赧然,“在下这阵子睡不安枕,除去担心明春的科举之外,便是担心此战……”
“我等也是如此,求伯爷给咱们说说吧!”
蒋庆之点头,众人安静了下来。
“所谓二十万大军是个假消息。”蒋庆之不知这个消息是以讹传讹,还是有奸细在作祟,“为何说二十万大军是个假消息?就俺答那点粮草,供给十万人马就岌岌可危。二十万……把俺答卖了都养不起!”
蒋庆之从容说道:“这一路粮草运送的民夫要吃喝吧?从王庭那边调运粮草到大同一线可不近,一路人吃马嚼,二十万大军到了大同,俺答的粮草大概就耗费的差不多了。”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长威伯!”
外围有人举手招呼,蒋庆之一看,是严嵩身边的幕僚。
他点头,示意稍等。
沈俊目光复杂的看着蒋庆之,“此人竟不怕被刺杀?”
随行的护卫说道:“昨夜听闻那刺客都冲进了蒋庆之的卧房,差点得手。这才过了几个时辰,这人竟敢在人多的地方露面,这胆子,小人自愧不如。”
蒋庆之站在石墩上,朗声道:“先前两战,我大明边军与京卫联手御敌,大败林思源,击退两路敌军偏师……”
战报虽然传达下去了,但蒋庆之本人亲口说出来的,才能安定人心。
“俺答麾下所谓的铁骑,在本伯看来也不过如此。一句话,本伯在!”蒋庆之举起手。
他看着那些一脸期冀和信任之色看着自己的百姓,突然觉得肩背沉重。
我在担负着他们的命运!
我!
必不会辜负这份期待和信任!
“本伯在,大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