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男人们聚在一起,举杯畅饮,说着外面的事儿,说一说的便说到了新政。
“这是割贵人的肉,有了贵人的肉,朝中就宽裕了些,咱们的日子也好过些。”
“就是什么……劫富济贫。”
“对,劫富济贫。”
“说是伯爷一力主张。”
“伯爷是自己人,做事儿都为咱们考虑。这不,说是贵人以后也得缴税。”
“那感情好。”
“只要贵人缴税,咱们缴税也不心疼。”
沈炼微微蹙眉,心想蒋庆之这是在收买人心?
是了。
新政最要紧的不是什么手段,而是人心向背。
商鞅变法为何能成功?
国君支持是一回事,变法本身为大部分人带来了好处才是根本。
——公平!
无论你是什么身份,都得按照功劳来决定爵位。
杀一人什么多少级,杀两人多少……
只要你有本事,有勇气,没有谁能贪墨你的功勋。功勋换田地,换赏赐,这便是改变阶层的机会。
人人都能看到鲤鱼跃龙门的机会,谁会不拥护商鞅的变法?
有。
那些既得利益者。
他们本可靠着身份来攫取特权,世代富贵。商鞅变法,一巴掌就把那些特权抽飞了。要想保住自己的身份地位,就得去争取功勋。
身娇肉贵的贵人们,竟然要和一群泥腿子一起争抢功劳……,商鞅变法最令贵人们愤怒的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天之骄子竟然和那些泥腿子一样,要遵守律法,要循规蹈矩!
商鞅严峻刑罚,让整个秦国上下都活在一个严苛的规则之中,时日长了,连百姓都颇为不满。
重农抑商,得罪商人。
一件件一桩桩,都是在自寻死路。
而今呢?
沈炼嗅到了红烧肉的味儿,吸吸鼻子,“蒋庆之聪明,拉拢了百姓,给了他们好处。”
蒋庆之这人一直让沈炼很是好奇,也很是忌惮。
这人的出现很突兀,嘉靖帝的表弟,多年寻访这才寻到。一朝进京成为嘉靖帝的近臣,这条路谁都猜得到,不奇怪。
但进京后,蒋庆之的一系列作为却让人看到了不凡之处。
这不是一个普通少年能做出的事儿,那眼光和手段,更是让沈炼想到了唐顺之。
聪明绝顶!
都是聪明绝顶之辈!
沈炼和徐渭一样,傲气十足,但在唐顺之的光芒之下也只能低头。
他不愿承认蒋庆之能与唐顺之并肩,当蒋庆之率军大捷的消息传来时,无论沈炼心中如何别扭,也只能承认蒋庆之比唐顺之好不逊色,兴许……更为出色。
文,几首诗词震动士林。
武,领军出征,力挽狂澜。
这样的年轻人,按理该享受富贵吧?
蒋庆之却极力鼓吹推行新政的必要性,甚至不惜说什么……若是不变革,大明最多还有百年国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