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海禁,必须开。”蒋庆之开场白非常强硬,“莫要用什么人心不古来搪塞,大明现状你等都清楚。不开源死路一条。”
有人说:“既然如此,当让群臣畅所欲言。”
“那么,要不就来个表决吧!”
有人建议表决,这是不怀好意……谁都知晓今日在场的人大多都是新政的反对者。
“朝中大事表决无可厚非,不过,开海禁利国利民,百姓的代表何在?”蒋庆之反问。
“百姓无知无识,如何能参与此事?”
“无知无识?”蒋庆之冷冷道:“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开海禁对百姓是好是坏?有了需求就有了生产。有了生产就有了收益。每家每户但凡每月多织些布匹,三餐便能多一些油腥,孩子也能多吃几口……”
“那么长威伯以为当如何?”有人问。
“吕嵩说了那么多,本伯也说了不少,苦口婆心,以理服人……可依旧换不来你等的幡然醒悟。既然如此,那何须弄什么姿态!”
蒋庆之目光锐利,“既然如此,那何须询问你等?开海禁之事,就这么定了!”
“……”
众人愕然。
“你……你这是想一言而决,你以为自己是谁?”一个老臣子颤颤巍巍的出来,指着蒋庆之喝道:“你要谋反吗?”
蒋庆之无视了他,环顾一周。
“谁赞同。”
朱希忠一直在担心今日之事无法善了。
他想过蒋庆之的各种应对之法,可就是没想到这厮,他竟然掀桌子了。
商议个屁!
独断专行就是了。
那么前面他的隐忍为何?
是为了吕嵩!
朱希忠看着吕嵩,吕嵩在看着蒋庆之。
吕嵩苦笑着,想到了蒋庆之多次想把自己拉过去的事儿。
这厮……真是不达目的不罢休啊!
不过老夫为何觉着心里却格外熨帖呢?
“蒋贼!”老文官戟指蒋庆之,随即拱手:“请陛下做主。”
这急转弯,转的让人措手不及。
蒋庆之软硬不吃,但嘉靖帝不同,他吃过群臣的苦头,该知晓厉害才是。
道爷看了许久的热闹,淡淡的道:“诸卿以为如何?”
“臣反对!”有人喊道。
“朕,没问你!”道爷冷冷道,“朕问的是,庙堂之臣!”
国家大事,帝王当与庙堂之臣商议决断。
所谓庙堂之臣,指的便是宰辅和六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