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67章 掉狼窝里了3(第1页)

“臣祁着,叩见皇上!”御案后的朱允熥抬起头,“赐座!”说完,他又埋首于繁重的案牍之中。祁着小心的半个屁股沾着凳子,低眉顺眼不敢斜视。“若是朕没记错的话,这是咱们君臣二人,第一次在乾清宫见面!”声音从厚厚的一摞奏章后传来,祁着忙撅着身子,“是!”说着,他想了想继续道,“臣曾在皇上万寿之时上过折子,求皇上恩典,许臣觐见天颜”“朕这皇帝见不见的都是那么回事!”朱允熥忽然一笑,在奏折之后坐直了身子,笑道,“跟你一样,也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祁着闻言,低头无声微笑,心中的惶恐倒是消退许多。“你大概也得着信儿了!”朱允熥又道,“你这个布政司使,到今年八月就会调任京师,任职户部左侍郎!”龙椅很高,朱允熥说话的时候,完全可以看清祁着的神色变化。他敏锐的捕捉到,祁着眼神之中微微泛起的失望还有惋惜一省的封疆大吏调任户部侍郎,其实是件好事!祁着才四十出头的年纪,官声也一直不错。调任侍郎等于进入中枢,虽权力上跟一省的封疆大吏相比,会有所缺失,但前途则更为远大。侍郎往上就是尚书,即便不是尚书,左右督御史等高位也是唾手可得按理来说,他不应该是这个神色。他在失望什么?他在惋惜什么?“臣谢皇上隆恩”“先别说漂亮话!”朱允熥打断他,“你心中可是有什么为难的地方?”说着,笑道,“直接说来!”祁着踌躇半晌,“皇上调臣回京,乃是皇恩浩荡。臣感激五内,但臣在广东任上,其实有几件事才刚刚开头”“嗯嗯!”朱允熥点头,看着祁着别扭的坐姿道,“你好好坐着跟朕慢慢说!”“是!”祁着还是半边屁股搭在圆凳上,恭谨的说道,“世人都说广东富庶,其实也只是广府一带广州,佛山,东莞县等”“而广东之粤西,山多地少民风彪悍,十里不同音,乡间宗族殴斗实属家常便饭又因为地少民穷,不少壮年男子出海为盗,或者或者干脆劫掠过往客商,杀人越货!”祁着的话有些絮叨,但朱允熥还是耐着性子仔细的听着,同时心中也在对祁着其人做出判断。“这人有着传统读书人的长篇大论的臭毛病,说话做事也都是话到嘴边留半句”“所谓仓禀足才能知礼节!”祁着继续说道,“臣思来想去,之所以百姓会变成恶民,还是因为日子过不好”“那他们为什么过不好?广府之地商贸兴盛,各种工坊林立,各行各业都缺人手,甚至有专门给各工坊输送帮工的牙行”“本省那么多壮劳力却困在当地动弹不得,而诸如粤西等地,当地的特产也难以输送出来,变成钱”“所以臣借着这次朝廷要修筑广州,惠州,虎门港的东风,筹措了资金准备开始修路”说着,他抬头看看皇帝,“修筑广东境内原本崎岖不通的山路,把粤西和广府连接起来”朱允熥没想到,他先说了一堆话,最终要说的居然是修路。他认真的想了想,在脑中过了一遍,这半年来工部的奏折,开口道,“修路,朕既没见你奏折中提过,也没见工部奏报过!”“修路一事,臣也存了私心。若是臣先提交工部,必是先核审再绘图然后核算预算”祁着站起身,躬身道,“若是那样的话,恐怕三年五载之内,都开不了工”“哈哈!”朱允熥一笑。做封疆大吏的人哪有善茬儿?祁着这不声不响的就把工部给埋汰了!地方官提议要修路,你光是审查就要年那还修个屁呀?“修路是好事!”朱允熥又道,“不过,这钱你从哪来?”“广州的城门税每年都有结余!”祁着开口道,“另外广东湖泊众多,每年的渔税,船税也都只多不少”“况且还有士绅慷慨解囊,仅仅是东莞县,就有罗定商会出资银元三万八千块”朱允熥微感意外,“你是说,你是要给百姓修路,但却没全用朝廷的钱。而是用了朕特许行省布政司留下的结余还有官绅的捐款,来修粤西的山路?”“正是!”祁着顿了顿,“路,实在是不修不行!首先,一旦放开海禁,万一有海盗乘虚而入,陆路不通的话,沿海各县只能是各自为战。”“二来,要想富先修路!若不修路,百姓走不出去,物产也走不出去。人越来越多,地越来越少”“粤西山区的百姓,需要路”,!朱允熥再次认真的打量祁着,“百姓需要,你就修了?甚至因为不愿意和工部磨嘴皮子,宁愿冒着大不韪,动用布政司的结余,收官绅的捐款,也要修?”“百姓若有所需,官府必有所为!”祁着正色道,“各地的乡绅不但踊跃捐款,因粤地宗族自治,各家各姓也都表了态,要钱或许没有,但要人一定有人”说着,他从怀中抽出一张纸,小心的放在一旁案子上。“这是臣拟的捐款乡绅的名单,共计一百六十八人!”祁着开口道,“其实严格说来,他们也不算是乡绅都是以商人居多”邓平双手捧着那名单,快步送到朱允熥面前。触入眼帘的是一手极其工整的小楷,赏心悦目。上面工整的书写着每个捐款乡绅的名字,还有所捐的金额。最多的人,银元一万。最少的人,银元十块。“臣想着,自古以来修桥铺路都是好事,所以这些人的名字,等到修桥之后,就刻在桥上,用以激励后人!”说着,他又看看朱允熥的神色,低声道,“捐款的乡绅之中,有几人念过五旬却屡试不中。臣自作主张,让广东学政,给与他们几人秀才之名”他一段话,朱允熥几乎都是左耳进右耳朵出。至于最后这句,给了考不中的老童生秀才的名份,更是没当回事。科举是要靠真才实学,但有时候也不靠真才实学。各地的县试,多是看主考的心情。看你的字顺眼,你就可以中秀才。看你的脸不顺眼,你就是才高八斗也没用。而让朱允熥心中,最是动容的却是那一句。“百姓既有所需,官府必有所为!”朱允熥轻声念着,放下中的名单,“祁着,你很好!”说着,又道,“你是在担心,调你入京师之后,你的继任者不能萧规曹随,反而改弦易辙,对吧?”“是!”祁着苦笑。地方官主持修路,是个吃力不讨好活。第一,钱从哪来?花多花少先不说,跟朝廷伸手,那就且等着吧,大明朝这么大,需要修路的州府多了去了,不可能可着你先来。第二,民夫问题。这涉及到是不是滥用民力,更要承担风险。要知道古往今来大多数造反,都是因为民夫聚集闹事引起的。第三,账目。不管你的心是不是好的,可自古以来积德的干不过缺德的,你好好的一省布政,亲自主持修路,你是不是图什么?中饱私囊有没有?官绅勾结有没有?你修路所用的钱,是当地行省每年特旨可留的结余,就是中枢给各行省的私房钱。若是连续几年行省之内都安然无事,这结余自然就成了大伙的分润。就算你是一省的主官,你凭什么把这结余用在修路上。再者,京师诸位大佬,也会深有怨言。哦!你修路,光是用结余和官绅捐款就够了。你怎么敢?你怎么敢修的路比我们仔细核论证了好几年之后修的路还便宜?祁着的担心,就是他的继任者上台之后,第一时间就把修路这事给故意抛之脑后,不闻不问了。“这人的魄力倒是难得!”朱允熥心中暗道,“天下最富庶的行省布政使,不贪财不恋权有担当有决断虽说有点啰啰嗦嗦的臭毛病,无伤大雅!”祁着继续张口说道,“皇上,百姓盼路盼了许多年了!臣也是有些私心,想要在任期之内,再做些好事。”“来人!”朱允熥忽然道。祁着诧异的抬头,就见朱允熥对邓平说道,“去南书房给辛彦德传旨!”说着,他点点桌上那份捐款的乡绅名单,“这样的乡绅,应该大大的旌奖。再给解晋传旨,这样的事应该让天下人都知晓”“臣遵旨!”“还有!”朱允熥又道,“告诉胡观,让他从内库之中,拨银二十万”说到此处,他看着祁着笑道,“为了粤省百姓,乡绅们都捐了,朕这个皇帝若是一毛不拔,也说不过去!”“跟户部要钱,张紞那边又要跟朕扯官司。这是朕是私房,你回去用在修路上!”“你八月调任回京,还有小半年。路,可以现在就开始修,即便八月你赴京入职,你的继任者也要把路修下去!”“臣,叩谢皇上天恩!”“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一并说来!”朱允熥笑道。(诸位,我今天很无耻的欠一章单更了,求你们别骂我哈。):()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