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既是因为两宫都是迷信的人,也是因为士大夫们其实根本不信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赵煦根本做不到,既能说服两宫,也能让士大夫们闭嘴。
索性,打开思路——朕信了!
朕不仅仅信了而且朕还大做文章。
“太母、母后,孙臣以为,天不降雪,恐怕和狱中有冤情相关……”
“不如下诏永兴军等地,命各路提刑官和州郡判官们,清查各地刑狱,审结积案,力图狱空!”
“至于京师,更当重视,不止要令开封府督促有司,催结陈年积案更当审查三院,看看有无冤案……”
两宫都是点头,她们也是这个想法。
甭管大臣们说的有没有道理,现在,明摆着老天爷不下雪。
在迷信的两宫眼中,这是老天爷在示警啊。
为什么示警?
要么有冤案,而且是涉及了大范围的冤案。
要么就是朝中宰执里有奸臣!
两宫当然不肯承认,朝中有奸臣。
因为,这些宰执要么是先帝留下的辅臣,要么就是两宫自己任命的宰执。
若这些人里有奸臣,那就要么是先帝用人不当,要么就是两宫自己识人不明。
这……对现在的两宫都是不可接受的。
前者向太后不同意,后者太皇太后不愿意认。
所以,就只能是有冤案了。
赵煦则趁机,悄咪咪的先烧个冷灶,假装担忧的说道:“太母、母后、孙臣这心里面,不知道为何还是忧虑啊!”
“若这上苍示警,不止冤案,更有可能是兵祸该当如何啊!”
两宫顿时也紧张起来。
“兵祸?此事何解?”向太后连忙问道。
赵煦叹息着,道:“孙臣听说,当年,西贼元昊反叛之前,大宋也有天灾!”
“孙臣在集英殿,先生们曾说过,要编纂一部《三朝宝训》,以仁庙、英庙及皇考宝训,教授于孙臣……”
“孙臣这些日子来,在福宁殿中,命人取崇文院中仁庙种种宝训、德音以自省……”
“无意中,知晓了仁庙宝元元年,西贼元昊反叛前,时任同知礼院宋祁之上书……”
“宋祁彼时,也如今日之御史一般,上书劝谏,言及近年天灾频,恐是上苍示警,请仁庙修身之章……”
赵煦说着就从怀中取出了那封崇文院里秘藏的宋祁奏疏副本,递给两宫:“太母、母后都可以看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赵煦叹息着:“旬月以来,灾异不断……十月暴雨,大名府传警……今又有永兴、京兆、河南、开封等不雪……”
“孙臣,这心中实在担心,将有兵戈起,黎庶伤!”两宫听着赵煦的话,再看着手里那封仁庙时代的奏疏。
...
...
...
...
重生在封神大战之前的上古时代,李长寿成了一个小小的炼气士,没有什么气运加身,也不是什么注定的大劫之子,他只有一个想要长生不老的修仙梦。为了能在残酷的洪荒安身立命,他努力不沾因果,杀人必扬其灰,凡事谋而后动,从不轻易步入危险之中。藏底牌,修遁术,炼丹毒,掌神通,不动稳如老狗,一动石破天惊,动后悄声走人。本来李长寿规划中,自己会一直躲在山中平安无事的修行成仙,直到有一年,他的老师父静极思动,又给他收了个师妹回来ps暂时不开新群,五群(1o98711961)壹群(474o95492)2群(836797636)3群(398929196)肆群(1o71o59242)贯彻到底,轻松修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