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63章(第1页)

纪楚对他们的大恩众所周知。

从棉衣棉被,再到热武器冷兵器,都是他直接或者间接提供的。

邓老将军,以及即将接班的邓融,对纪楚也是赞许有加。

纪振跟李纹能来迎接,都是他们特批的。

可大家还有一个问题。

“纪大人什么时候过来?”

“肯定会来广宁卫看看吧。”

“这还用说,大人的手下温淳温书吏都在啊。”

此处说的温淳温书吏,指的就是纪楚提前派来昌河州的书吏,可以提前了解这里的情况。

正巧赶上滇州棉籽送来,便派他们到了广宁卫种棉花。

跟在纪楚身边的人,自然都有几分本事。

这位温书吏对田地颇有心得,故而让他带头。

其他七八个人,也都在广宁卫住下。

只是都在照顾棉籽,脱不开身。

以纪楚的性格,肯定也不会让他们去迎接,专心照顾好棉花地,就是他们最大的贡献。

“也是,有他们在,还有棉花地,大人肯定会来广宁卫的。”

这话说得确实没错,纪楚肯定是会去的,还提前给温书吏写了信,让他们安心待着,自己很快就会到。

不过现在,还是先熟悉昌河州州城的情况最好。

迎接他那日,主要的几个官吏都已经见过。

八月初一到初三,则是见见下面的人。

这都有刘知州领着,一切进展都很顺利。

待了四五日之后,纪楚算是发现了。

昌河州的人情简单,官吏之间也简单。

这地方为军民府,穷是肯定穷的,虽然有上面拨钱,但一拨钱就要查账,所以账目基本没什么大问题。

当地没什么士族,顶多有几个买卖木材的家族,还有做兽皮生意,或者药材生意的猎户。

什么虎皮熊掌,人参鹿茸,都是猎户们的交易。

因为有山泽税的存在,他们既不是商人,也不是农户,跟渔民同属一个行列。

山泽税,便是山里的木头,野兽,还有鱼虾,买卖的时候都需要交税。

否则一个劲地砍伐猎杀,也会竭泽而渔。

还有就是把持鱼市的几个大头头。

这些人颇有些侠匪气,跟晁盛辉晁同知关系都还不错。

剩下就是普通百姓,种高粱,种豆子为生,算是顾得住温饱。

也因为上面要查账,本地的税收也算合理。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