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那宣新府刺头都。
安济府也不例外。
安家,季家,甚至已经做好对抗的准备。
纪楚上次当钦差什么样子,他们可是很清楚的。
唯恐就是下一个曹家。
不过他们可不会各自为战。
对纪楚这样的人,必须抱团,就跟宣新府一样。
薛明成够厉害了吧,只要大家抱团抱得紧,就不会出问题。
所以纪楚到安济府第一日,当地乡绅豪强前来拜见时,就“焦急”道:“听说纪大人之前的任地曲夏州送了一百万两的粮食过来,这可是大好事啊,运到咱们安济府没有呀。”
纪楚看着这安老爷的表情,似笑非笑道:“什么意思,不太明白。”
说着,纪楚看向当地知府。
今年五十六岁的王知府早就有了白发,现在愁眉苦脸的,更显苦相。
纪楚身为东北总督,兼管两地,本就是正四品的官职,跟知府一个等级。
再加上赈灾一事被封为钦差,妥妥的从三品。
故而自然是安济府知府的上级。
这知府看见安老爷的时候,忍不住闭上眼。
看来这人如此嚣张,也不是头一回了。
知府开口道:“安金良,你不要太过分,纪大人刚到你就在说什么?”
旱情最严重,人口也最多的安济府,需要的赈灾粮自然极多。
但朝廷拨款多少,大家心里都有数,分到安济府的差不多三十五万两。
这数字看着并不算少,但这里情况最严重,纪楚跟李师爷算过,单这一个安济府,想要把赈灾办好,至少需要二百万两银子。
如此大的缺口,到底要如何补上?
各地官吏以及乡绅们心里都有数。
空出来的这些,基本想让本地士族补全,再加上后续的筹款,应该就差不多了。
但问题是,谁来补上?
安济府的安家跟季家可不愿意。
明摆着要他们掏钱,这谁能高兴?
安济府知府也说过多次了,多少要出一点的,本地大半土地都在你们手中,你们库房里的存粮比衙门还要多。
你们不出,谁来出?
没想到,这事情还没讨论出个结果,纪大人便说,此次赈灾的办公地点就选择安济府。
此为通知,并非商议。
按理说最不高兴的,应该是安济府知府,突然来了个监督你工作的顶头上司,谁会高兴。
但知府其实也还好,最生气的,反而是这安家跟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