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纪楚看到林元志兴致勃勃,还随口问道:“明年乡试,准备得怎么样了?”
纪楚问完,自己都觉得不对劲啊。
他这跟看到家里小孩放假在玩,随口问他明年考试不着急吗,有什么区别!
这是不是太扫兴了!
果然,林元志深吸口气道:“大人,我肯定不会耽误考试的!”
行吧,他也不是劝他不要忙棉花啊。
纪楚好笑摇头,带着众人继续查看棉花情况。
确实比去年好了很多。
安丘,阳顺的情况也是这般,还有其他六个同样种了棉花的地方,给出的数量都很喜人。
甚至连常备军种下的二十亩棉花地都传来好消息。
他们上次偷懒一会,便毁了一些种子,之后再也不敢,认认真真跟着种。
当然也在问弹花机的事,还准备派黄总旗等人过来学。
一时间,蔡先生这边压力更大了。
各地加起来近三千亩棉花,都在等着弹花机。
纪楚都不好再催,只道:“没事的,去年没有弹花机也做成了,不过费点事。”
“而且摘完棉花还要去籽,等到十月下旬才需要。”
蔡老头的倔脾气又上来,焦急道:“但那会天气都冷了啊,你们曲夏州天气冷得还早,估计早就下雪了,这要怎么办?”
本来棉花就是御寒用的。
不能把棉絮弹好,很影响使用。
错过了冬日,那岂不是白费了这些东西。
蔡老头焦急万分,奋力改进机器,甚至说了很多纪楚根本听不懂的数学公式。
众人写写画画,到晚上都不歇息。
林元志看着场景,惊愕万分,指了指这些匠人,再看看自己。
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可他们对比起来,自己才是更低的那个。
纪楚同样感慨。
如此有钻研精神的工匠,不该被区别对待。
不过他也工夫想太多,还是配合各地收棉花才是。
十月初五,十个地方,种下的三千亩棉花终于开始收获。
种植最少的是常备军那边,二十亩地,但他们后续管得很好,肥料充足,最低产量一百二十斤,最高产量二百一十一。
接着是另外六个县,他们都是在官田种植,每家一百亩,最低是九十七斤,最高一百九十二。
剩下阳顺种了五百亩,最低一百一十二,最高二百零二。
安丘则是八百亩,最低最高都跟阳顺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