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白六婶先做了家中孩子,还有她相公的。
孩子们用新布,同样都是棉花换来的。
这新布颜色鲜亮,四个孩子一人一件,看着虽然鼓鼓囊囊,但穿上之后,人人都道:“好暖和。”
“很暖,跟羊绒一样。”
“你知道什么是羊绒衣服吗。”
“不知道,但我摸过小羔羊!”
等她跟相公也穿了棉衣,竟然也跟孩子们感觉一样:“活了半辈子,没想到还能穿上这么暖和的衣服。”
“白日做衣服,晚上可以当被子。”
“能少烧好几斤炭火啊。”
“突然觉得,用棉花换布,是不是有点亏?”
“不知道,管他呢,都是乡里乡亲的,这可是保命的东西。”
亏不亏的,大家都不知道。
因为所有人拿到棉花后,在官府鼓励下,都是给自家做棉衣。
这事都不用再说了。
人人都知道纪大人极为重视,去年冬日就说让他们做衣服,大家潜移默化地,便再无其他念头。
再说了,这可是冬天,谁不想要保暖的被服啊。
至于售卖价格,官府那边只说,还未定下来,让大家不要着急。
有了油菜的先例在。
不论安丘还是沾桥,甚至阳顺百姓都知道,先不卖是最好的,听纪大人怎么说。
跟着他的定价,绝对不会吃亏。
纪楚确实有意拖延,想让百姓们尝到棉衣棉被的好处再说。
要说棉花售卖吗?
肯定是要卖的,但不是现在。
毕竟棉花并不算消耗品,今年的棉衣明年还能用。
总要自己用了,再说其他的。
他相信,只要不是饿得吃不起饭,肯定不会拒绝一身舒适的衣物。
别的地方不好说,安丘沾桥两地的棉花,还是优先当地人做被服。
今年沾桥县产了棉花二十一万多斤,对人口四万多人的地方来说,其实是够分的。
虽说不能简单地平均,但眼看各家都在交换。
都是乡里乡亲的,谁家若有富余棉花,肯定愿意换给亲朋好友。
今年留下来的棉籽,官府已经开始统一收购,等到明年就能卖给其他人家。
只要给他两三年时间,绝对能把普通人穿棉衣这件事推广开。
安丘县也差不多,棉花产量在十七万斤左右,人口三万多,差不多够交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