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72章
张德宁语气怅然,越想越心痛。
半月销量四十万册的小说,这是下金蛋的母鸡啊!
结果因为出版社的小心,错过了百分百赚钱的生意,她能不窝火心塞嘛。
其实别说张德宁了,胡为民听到销量的时候,比她还难受。
四十万册啊,放在哪个年代,都能称得上是畅销书了。
如果是后世的版税时代,他靠这本书就能成为百万富翁。
他越想越觉得吃亏,越想越觉得难受。
玛德!不管什么时候,劳动人民想赚点钱咋就这么难呢?
胡为民和张德宁难受,燕京出版社更难受。
说起来《孩子王》发表那期,《燕京文艺》卖得太好,超过百万册的销量让他们对于人文社抢走《孩子王》单行本出版发行的行为没那么难受。
毕竟,一部发表不过一个多月的小说,急急忙忙出单行本,销量应该高不到哪里去。
可谁能想到《孩子王》一火就是几个月,出单行本不仅没有影响到小说的火爆,反而更进一步助推了小说的爆火。
根据他们的估算,这部小说的火爆程度,今年销量接近或者超过百万册的概率非常大。
影响力就不用说了,已经火遍大江南北,读者群体数以千万计。
尤其是在教师群体,这部小说的影响力更大。
他们不时在报纸上看到,某某学校老师集体购买《孩子王》的新闻。
类似的新闻本就不少,再有《人民日报》中小学生推荐读物的加持,这部小说的最终销量落点,他们根本猜不到。
“虽然咱们合作愉快,但我不能和稿酬过不去,对不对?再者,就算我愿意,可人文社愿意给我基础稿酬加5%的印数稿酬,我再拒绝的话,对整个作家群体都没好处。”调整好心态,胡为民辩解道。
张德宁嘴角一抽,“许久不见,你的嘴巴变厉害了啊。”
“哪里哪里,我说的都是心里话。”胡为民正色道。
事情已经过去,再说也是于事无补,张德宁决定换个话题,“为民,听说你正在创作?”
“你哪里打听到的消息?”胡为民惊讶道。
“看来还真有其事喽?”
“嗯,刚创作没多久。”
张德宁眼前一亮,脸上堆起笑容,“是什么题材的小说,干脆交给我们燕京文艺吧!”
“唔,是历史类小说,我就写了个开头,现在说发表未免为时过早。”胡为民含糊其辞道。
“不早,为民。”张德宁摇摇头,接着又询问道:“你能不能说说故事的大概内容?”
胡为民见她一再追问,只能不情不愿道:“我这次写的小说主角是战国时代的秦国......”
他将《大秦帝国》的创作思路说了个大概,最后道:“我这部小说的观点与主流相左,我都做好了写出来没有杂志社敢刊载的准备了。”
“为民,你......唉,何苦呢?”
张德宁看向胡为民的眼神夹杂着欣赏与不解,明明按部就班地写作,名气和地位就能稳步提升,可他偏不。
先是《甜蜜蜜》这种爱情小说,在当今社会都显得惊世骇俗。接着又是一部《孩子王》,开创了知青流,惹得不少伤痕文学作者和评论家对他眼不眼鼻子不是鼻子的。
现在又要写一部赞颂秦朝的小说,他到底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