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苏老娘笑着,摆着手,“走了他大娘。”
那些人看着远去的车子,啧啧道:“现在苏老二家是真熬到头了,前半辈子受苦,后半辈子享福咯。”
车子驶过村子,看到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距离远的骑着二八大杠,距离近的就拉着地板车,上面坐着老婆孩子。
车子距离姜家村的时候,苏老娘就开始念叨着姜翠萍应该来了。她家距离姜家村近,只有五六公里,一脚油门的功夫就到了。
另外还有苏阳的三姨姜翠铃,嫁给了原来公社的会计,是姐妹四个嫁的最好的,听说现在在乡里当什么主任。
据说每年逢年过节的,来家里送礼的人都要排队,往年走亲戚的时候,她家带的东西最多。
一进姜家村,就看到村口有一些妇女扯着老婆舌,指着苏阳的小轿车议论道:“你看这是老姜家的三闺女来了吧,这小汽车真拉风。”
“不是,老三刚才来过了,我看这应该是老二闺女家的,听说人家迁到了新江,种几十亩的大果园,挣老鼻子钱了。”
“对头,老姜家可是享了闺女的福了,三个闺女一个比一个阔气。”
车子停在门口,苏阳下车,给二老打开车门,扶着苏老汉下车。
苏老娘扯了扯自己的衣服,跟村口的几个人打了声招呼,虽然是嫁出去的老姑娘,但也都是大娘婶子的,认识。
“小叔,小叔...你来了!”
从门口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是三姨家的大孙女,上次见面的时候还是三四岁。
“静静,有没有想小叔?”苏阳一把将静静抱起,摸了摸脑袋。
“想了!”静静看向苏老娘:“大姨,我也想你了。”
“静静真乖,几年没见都长这么大了!你妈来了吗?”
“来了,都在屋里。”
听到动静,屋里的几个人都出来了,姥爷拄着拐,扶着门框看了看。
姜翠玲和姜翠萍也到了一会了,眼下出来正在屋里聊天,刚好聊到苏阳,就听到外面的动静。
“大姐来了,好些年没见你了,身体可好啊?”
“好好好,都好,你们也都好吧。”
“听二姐说,你在和田日子过得苦啊,要实在不行咱就把户口迁过来,让大军在中间使使劲。”
大军就是苏阳的三姨夫,带着一副眼镜,拆着棉衣夹克有些派头,文质彬彬的跟苏老汉让根烟。
苏阳从车上开始卸货,于盛和静静跑过来帮忙,“阳哥,你咋拿了这么多东西,咱仨一趟都拿不完。”
“不多。”苏阳笑笑:“静静小心点,别把酒给打了。”
姜翠萍看到这些东西,心里酸酸的,“我说大姐,你带这么多肉,咱爹一个人能吃多少,他又不舍得扔,到时候再吃坏身体咋弄?”
“放不坏,来之前都已经腌好风干了,能放一年呢。”苏老娘笑着:“家里肉多,阳子在那边打了两回野猪,还打过一头哈熊,像兔子野鸡什么的也不少,家里不缺肉,我这就给带回来了。”
“三妹,等会走的时候你再切点,城里可没有这些东西,吃着比养的香。”
姜翠铃心里一喜,高兴坏了,这些东西放在城里,价钱可是贵的没边,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
“谢谢大姐,现在阳子可真能干,听盛子说,阳子还承包了几百亩的河床,还开了个玉石鉴定所,这孩子今年算是开窍了,出息大了。”
“孩子的事咱也不懂,反正能有个营生干就行....”
几个姐妹说着话去了屋里聊天,几年没见,有很多话要说。
苏阳听着三姨的话,暗自笑了笑,以前她可不是这种态度。
过去见面的时候,两个姨都是一路货色,仗着自家有点闲钱,加上自己在家游手好闲,动不动就对自己说教,在困难的时候还跟他们借钱接济过。
当今天看到他们一家人这么大的变化时,对苏阳有了重新的认知。
韩峰,是一个具有电脑奇才的商人,他的出现必将改变未来。最让人好奇的还不是他技术和战术,而是他的为人和处变,他将商业提升到了一种道的境界。为何那么多商界大佬对他如此尊重,为什么那么多美人佳丽萦绕左右,为何他的人生到达巅峰而不挫,到达低估而不衰,重临君位而不乱,进退取舍起伏尽在此文!...
...
...
...
...
一本踏入官场路的镜子和教科书。一个小科长,偶然的机会给他抓住了,适逢其会,参与并卷进领导之间的争斗里。他也因此在仕途中,连连高升。一个仕途上极为顺利的女人,升官到市长后,又会有怎么样的变化?婚姻的不如意,事业的阻力,多方压力下,就为那一步走错,还能不能够回头?小科长升官后,既为马前卒,又在情感上与市长纠葛不舍,他们会有怎么样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