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枣儿这边一听到有这么多棉用,又惊又喜。
她们早就想着弄棉花的事了!
去岁入冬时,她们自己的处境还不好,一直在发愁取暖的事。
那时还没有煤,是方仙儿教他们做了木炭,又给了暖宝宝用。最后还从韦家那里得了棉花来,这才过了一个较为温暖的冬天。
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这次进县城又是一个冬天。
她们很快就想到这些。
托不锈钢盆的福,取暖的煤炉是有条件做的。
然后就差棉花。
她们虽与富户的商队建立了合作,可兴和县毕竟只是小县城,棉又是件稀罕物,城中的富户们也没本事一次弄来那么多。
而且,花银钱买棉也是很大一笔支出。
她们如今日子紧巴,用钱的地方极多,实在挤不出充足的钱。
大伙商讨一番,觉得这棉估计是没着落了,只能暂时作罢。
再说回这万斤棉花的奖励上。
枣儿一直在城里待着,很清楚百姓们的想法。
等大家拿到棉花,肯定会优先做棉袄和棉鞋。剩下多余的棉料,才会充进被子里。
毕竟,县城这会儿正给家家户户安煤炉,屋内取暖问题定能改善许多。
比起室内,还是在外面做工更需要温暖。
枣儿将这情况一说,盛珺并没发表太多意见。
她在这些事上向来没有指手画脚的意思。
聊了几句,盛珺就将袋装的棉花摆上货架。
这是枣儿她们得到的奖励,又将用到无数百姓身上。盛珺对此并没什么贪念,只象征性地设了个最低价。
枣儿很快去找搬运吃食的人说了棉花的事,又叮嘱他们,说这两天可能会比较忙,可以再派些人手来搬东西。
吃食肯定不能断,棉花也得抓紧时间弄进城里去,大伙只能辛苦一些了。
安排完活,枣儿又跑回来抽第二次奖。
不过在抽奖之前,她还有件大事要与盛珺商量。
“方仙儿,县城如今慢慢建设起来了,我们也在琢磨为你塑神像的事。之前我们进城时,只说自己是方君的队伍,关于你的具体消息都没透过……如今我有些茫然,不知到底该怎么做才好,求你教教我罢。”枣儿道。
她这样迟疑,也是怕掌握不好其中的度,不知该说多少合适。
身上担的东西越多,枣儿的脑子也愈发清醒。
如今她每做一个决定,都会牵动无数事情。后面的路还看不明晰,她也需要更多指引,借这个机会正好求助方仙儿。
但说句实话,盛珺对此也没什么经验。
她道:“就按你目前的做法来吧,先不用展露太多我的事情。”
枣儿很快点头应下,也没多问。
盛珺见状莫名有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