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赵云战马从他身旁呼啸而过,可见速度之快。
赵云也没想到关键时候他选择了坠马,战马一个回旋,再度奔向王基。
王基没有选择逃跑,而是拱手弯腰,请求饶命。
“将军饶命!王基愿降!”
马蹄渐止,最终在王基面前停下,战马不断的朝前喘息,牲口的味道不断打在王基身上,然而他却一动也不敢动,因为赵云的长枪,正搭在他的肩上。
“你可代表的了安平众豪强?”赵云问。
他来安平的目标从来都不是王基,而是安平本身。
所以王基降不降,对赵云而言并不重要,不过,如果他能帮助劝降其它反抗的豪强,哪倒确实有些作用。
王基面露难受,赵云已经知道答案,说白了,王基不过只是一个台前人,因为他以前是安平国相,哪怕现在,也是以安平太守自居。
豪强联合本地官员,做大做强,这种模式几乎四处可见,特别在士家豪强多的地方。
他们一面兼并土地,一面以自保抑或平黄巾的名义招兵买马,发展部曲,最后,一郡豪强大族联合官员,形成一股割据势力,汉末群雄,几乎都是这种桥段。
“如若不行,留你何用!”赵云道,说完,他瞥了一眼战阵,喝道:“回去!”
就这样,王基被赵云押回战阵。
“王基已败,降者不杀!”
在声音嘈杂的战场,赵云的话声音不大,几乎只有近处几人听到。
但“王基”“败”“降”这类字眼过于敏感,先是近处的人听到,看到,然后他们放弃了抵挡,最终,如波浪的涟漪一般,扩散开来。
投降对于已经失去战心的人而言,就像丢弃一块沉重的石头一般容易。
这块沉重的石头,便是兵器。
拿着兵器,在战场上就是被攻击的对象。
咣咣当当,兵器丢了一地,赵云目视降兵,他们之中装备参差不齐,有一部分,衣着要差许多,然而这种战斗,一般豪强,是决然不会参与的,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为谁而战。
王基一败,战斗终结。
“潘伍,清理兵器,命降兵搬回营中,吴岺,你率军一千,前去截击粮草,将之拉来营中!”赵云下令。
王基众军加起来,怕已接近两万人,所消耗的粮草,是巨量的,安平富庶,自然不会出粮食问题,所以后军应该囤有不少粮草。
赵云当着王基的面,表现的如此专业,令他汗颜,王基脸色十分难看,若说收了兵器,还可以卷土重来,那收了粮,短时间可基本就没戏了。
因为粮草需要时间筹备。
这边战事已然结束,而审配大营这边的战事,却才刚刚开始。
博陵城头成了最好的观战点,战争,对王边与崔钧两人,是如此的遥远,又如此贴近。
就在一年前,冀州爆发黄巾起义,战争就曾威胁过博陵一次,索性没有攻入城中,所以两人对于战争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古书的只言片语之中。
直到今日。
崔钧不解,为何赵云遗留一半的兵马在营中。
马上,第二件令他不解的事发生了,面对三面之敌的合围,审配竟然放弃了大营屏障的优势,选择了出营战斗。
谷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