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因为次日崔岘要远行。
所以兄弟们并未贪杯,喝到差不多,便散了。
离席后。
崔钰归家,而崔岘,则是去了仲景巷老师家里。
仆从老罗打开院门,神情有些忧虑:“小公子来啦,老爷在里屋等着您呢。”
出何事了?
崔岘很是疑惑,等进了里屋,便听东莱先生道:“来了?咱们先前的计划,怕是要变一变。”
啊这。
怎地一个个的,都突然要改变计划呢?
没等崔岘询问。
东莱先生继续道:“陕西旱情愈严重,朝廷派了两拨钦差过去,都束手无策。”
“朝中有人上书,建议把李端平调去陕西赈灾。陛下同意了,但新的河南布政使人选,还没定下来。你师祖来信,让我们做好最坏的打算。”
最坏的打算……新任河南布政使,可能会是辅陈秉的人。
陈秉只是辞官了,又不是死了。
大梁王朝的辅,绝对是最儿戏的职业了。今日罢免,明日官复原职,跟闹着玩儿似的。
所以他和郑霞生的党争,还在继续。
而很显然,陈秉开始出手了。
但朝堂之上的事情,尚且太遥远,并非如今的崔岘能参与的。
所以他点点头,迟疑问道:“那,学生暂时不去开封了?”
“去!但更改一下计划。李端火被召入京,开封情况尚不明朗。为师先去开封探探虚实,顺便为你铸辩经台,提前把你应五年辩经之约的消息放出去。”
东莱先生说到这里,笑道:“而你,同样也出赶往开封。但绕个路,去一趟洛阳,再从洛阳赶往开封。”
崔岘惊讶道:“去洛阳?”
东莱先生点点头:“很快便是一年一度的牡丹开花季节。洛阳知府广邀天下年轻的文人墨客,前去洛阳参加赏花文会。”
“为师猜测,半个大梁的年轻天才,都会去赴约这场文会。”
崔岘很聪慧,略作思索便懂了,神情微妙道:“因为我?”
虽说外界如今一直盛传,大梁第一神童‘江郎才尽’。
但,文坛领袖东莱先生的徒弟,已经下了‘开封辩经’的战书,又岂能不会去赴约?
无非是现在,崔岘还没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