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用说,我不是只给嫂子你准备的,是给队里要孩子的人家都准备了。”王忆打断他的话。
“优生优育嘛。”秋渭水说道。
她早就开始各种吃了。
也不知道王忆让她吃什么,反正酸酸甜甜挺好吃的。
秀芳听到这话便高兴起来,握住袋子说道:“好,那我拿回去了,我也得先回去了,家里还在温着糕呢,你晌午头等我给你拿年糕拿汤圆来。”
外岛地区的年三十和正月初一三餐都有讲究,初一早餐吃水饺,吃肉馅儿水饺,然后中午头以素食为主,吃个年糕、汤圆之类。
其实按照传统,初一早餐就是吃年糕汤圆,意谓年年高、团团圆圆。
不过六十年代日子过得艰难,家家户户一年到头吃不上几回猪肉,孩子馋大人也馋,于是改成早上吃猪肉水饺——别管家境好不好,这水饺里面好歹有点肉。
家境好的吃纯肉水饺,家境差的就在白菜里掺和点肉星子。
大年初一,气象如新。
早上迎财神放的鞭炮多,恰好今天海风又比较温和,于是岛上便弥漫着一股硝烟气。
海风徐徐的吹,灰蒙蒙的硝烟如雾气般徐徐飘荡。
王忆眺望远处的金兰岛,那岛上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烟雾萦绕,忽闻岛上有仙山。
生产队的老头老太太们成群结队的坐上了机动船出发去外嘴头岛。
外队的老人也正在坐上船,他们都是去庵堂寺院拜菩萨的,俗称拜菩萨岁。
从六十年代开始不让拜这个了,内陆政策尤其紧,但外岛这边风气还要开放一些。
吃海上饭的,如果没有菩萨保佑、没有点信仰,那不管是出海的汉子还是留守的家属心里都没底。
如今改革开放了,政策更宽松、风气更开放,于是老人家们更是活跃起来了。
大年初一外岛的寺庙人满为患,随便找个地方去看看都是人群黑压压。
今年初一,老人家们找了沙生泉带队去。
正好沙生泉剃了光头,他穿着灰僧衣、站在船头捻着佛珠还真是像那么回事,又变成了娘娘庙里的浊慧,弄的老头老太们上船的时候肃然起敬。
王忆没去搞这一套,他在岛上溜达着欣赏春光。
尽管早就立春了,可直到这个年过去了,他才感觉春天真的来了。
外岛春天来的早。
这地方从气候上来说是很适合人居住的,春天秋天时间长,夏天冬天时间短,且很少有极端温度,一般不会有酷热严寒天气。
去年外岛地区总共才下了两场雪,还都是小雪飘零。
不过住在岛上无法集中生活所需的资源,出行不方便,干什么都不方便,而且还有台风时不时过来逛一逛,慢慢的就导致外岛凋敝。
路上遇到叶长安和王向红也在溜达。
三人碰到,叶长安便感叹道:“天气真是暖和了,厚毛衣都穿不住了,我估计再过十天半个月就有暖流来了,到时候是不是得穿春秋装?”
他们围绕着天气聊了几句,王向红把话题转移到工作上:“王老师,你们后天是去劳军对吧?”
叶长安随口问道:“今年咱们县里组织的拥军慰问团,有你一个位子?”
王忆说道:“对,我代表教师队伍去慰问咱们的人民子弟兵。”
叶长安拍拍他肩膀说道:“你可以代表咱县里的知识分子、文化阶级,带上几本《龙傲天环球大冒险》,去给战士们做个报告。”
王向红很赞成这句话:“对,王老师该去做个报告。”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军政军民团结一致克敌制胜的无价法宝。”
“你既然加入了拥军慰问团,那就应该展现出自己最好的风貌,拿出你的本事来,去跟咱们子弟兵同志们好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