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林轩微笑着:“他不读一年级,不是因为他不想读,而是因为他读不了。”
现场的黑板,变成了屏幕,上面正在播放着画面。
而直播中,林轩带着观众,前往了三国时期。
一场连天大战之中,一辆马车孤零零的待在燃烧着火焰的村口。
马车里坐着一位身穿朴素服装,却看得出来十分漂亮的妇人。
一个三四岁大小的孩子,抱着一卷竹简。
竹简上写着《论》。
“娘,这是什么呀?”小孩子指着书上的字。
妇人忧心忡忡,摆头:“娘不认识。”
“先生教了你什么呀?”
小孩子指着第一排字:“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就是……就是……夫子说过,学习后要多复习,这样是很开心的事情。”
“第二排孩儿听先生念过,但是……不记得了。”
妇人搂住小孩子:“好,阿斗你就记住已经学过的这一句,学而时习之。”
画面一转,马车变了,车上的妇人穿上了绢衣,小孩子已经大了很多,此时五岁。
小孩子很清楚,身边没人识字,抱着那卷《论》继续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妇人询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小孩子开心的回答:“先生说,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这难道不是非常开心的事情吗?”
画面再次转变。
这一次的阿斗已经十二岁。
十二岁的阿斗穿着已经很成年化了,身穿锦绣。
妇人同样身穿锦绣。
阿斗手中的竹简的牛皮带已经被翻烂了。
阿斗终于读到了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阿斗知道母亲要问这一句是什么意思,提前解释:“就是说,别人不知道内情,我却不显得不开心,这不是很君子的行为吗?”
三句话,一本经典的前三句,跨度九年。
在现如今的教育环境下,十分钟,就应该学会了。
但是在一千八百年前,阿斗用了九年才学会。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像是讲给我听的,看完《三国》,每天不骂一遍阿斗心里不舒服,现在看到阿斗读书这一幕,我觉得他貌似不该被骂。】
【十二岁的曹丕已经是打过参军两年的老兵,已经是中郎将了,而阿斗还才学了三句话?】
画面定格,林轩走入画面中。
“自从刘禅出世之后,刘备一直在战败,然后逃亡,然后复起,然后战败。”
“每一次战胜,刘备安顿了军事,就寻回在战乱中遗失的刘禅。”
“然后给他安排老师教学。”
“每一次刚刚开学,刘备又战败了,又跑路了。”
...
...
...
...
...
赵锦儿是十里闻名的扫把星,被卖给一个快要病死的痨病鬼冲喜,抱着公鸡拜的堂。大家都以为这两口子到一起要完,不想过门后老秦家却好运连连,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进山挖野菜捡到狐狸路边买头老羊,老羊肚里带着四只羊崽就连被采花贼掳走都能带辆驴车逃回家而眉目俊朗的痨病相公也恢复健康,成了摄政王?邻国公主要来和亲,相公大手一挥,家有娇妻,这辈子不娶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