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林轩明白吗?林轩明白个屁。
任何经济学家都没办法从一个人的角度研究清楚一个行业的规律。
但是,林轩知道大概,剩余部分,完全可以编撰。
而编撰,当然是要对龙国有利益的编撰。
林轩开口了:“这就是马太效应。”
“全球豪华车一共才有多少销量?豪华车就算赚的再多,又能有什么用?”
在地星,大量的曾经的豪华车品牌,被那些被普通人看不起的汽车品牌给收购了。
为什么?
就拿青莲花汽车来讲,青莲花哪怕利润率超过百分之五十,高达百万软妹币的利润。
它一年的出货量只有那么一点,总利润最多也就几亿美刀。
根据市场规律,它的公司价值最高也就是二十四倍杠杆,也就是刚刚一百亿美刀。
而一辆车只能赚一两万的汽车品牌,一年的出货量却高达数百万辆。
这些公司,随便一年的利润,就足够收购两三个青莲花这种被大众推崇的豪车品牌了。
林轩在图上面画了一个红圈,将七到一百二十万的价格区间圈了起来:“这才是赚钱的地方。”
现场的人都在讨论。
林轩又开口了:“在地星,95年,曾经有一次全球顶尖的五百位经济学家和富豪,参加了一场会议。”
“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概念,‘**乐’。”
“所谓**乐,就是以低廉的娱乐方式,让普通人沉迷在其中。”
“这种**乐的标准就是,制式化、无脑化、生产线化。”
“这个理论,在后来的岁月中,几乎成为了全球所有行业的指导中心思想。”
“在地星,米国的文娱体育行业占据GDP百分之三十四以上。”
“而在蓝星,这个数字只有百分之十六。”
听到这个数据,所有人都很吃惊。
为什么要这么疯狂的发展这些东西?
这些东西和实体工业,特别是汽车行业是冲突的啊?
为什么要提起这个?
林轩神色如常在台上:“你们觉得购买一百二十万级别以下车辆的车主,主要看中的是什么东西?”
“安全性?”
说句不好听的,任何民用汽车,被泥头车两面夹,都只有变成薯片这一个结局。
所谓的安全性疯狂的吹鼓,是没有意义的。
比如在汽车的架构上,能抵御两辆时速六十以上的大卡车夹击,这种坚硬程度,可能需要九十万成本。
而要抵御时速七十公里以上的两辆大卡车前后夹击,这种坚硬程度需要三百万成本才能做到。
这种提升有意义吗?
气囊这个东西,就是另外一种节约成本的方式。
添加几万块的顶级气囊,加上原有的能抵御六十公里时速大卡车夹击的设计,就能让车主在七十公里时速的大卡车夹击下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