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然锦轻便柔滑细腻,着于身上,不伤肌肤,有清爽轻巧之感,且锦能织作出多种颜色图案,是上等布料!”
方才看到时便知这布料不一般,现今听闻,更觉不同凡响。
以一种只吃那桑叶的小虫所吐之丝织成布料,哪得养多少虫,又得抽多少丝,还要经过多少繁杂的流程,才能将丝变成眼前的布?
这一番介绍下来,孔雀国有的王公大臣心中生出一个念头:这大秦国听着不像是蛮夷之邦,反而像是个很文明强盛的国家……
一般的蛮夷之邦会用那蚕虫织锦,以璆琳制出那些精美器具?会不会是他们想差了,也许大秦国不比他们孔雀国差?
一王公看向另一口箱中那种奇怪的“白布”,问道:“此又是何布料?”
姚直摇头笑道:“此非布料,而是‘纸’,‘纸’原先这世上并不存在,是我大秦李念公子制出,然后才有!‘纸’之一物,主要用途是书写记录文字,其极为轻薄,易携带存储。”
“在我大秦,已被用于百家记录其等经典,好传告世人。”
原来是一种书写记录文字的东西,那就和树皮和竹简一样,难怪如此白,还裁剪得整齐。
但对姚直说的纸原先这世上没有,是那李念公子制出,然后才有的说法,孔雀国众王公大臣不信,这显然是秦国人在故意抬高自己。
那问话的王公好奇道:“李念公子是谁?何为百家?”
姚直解释道:“李念公子是我大秦一位大贤,有经天纬地之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便是我等会来贵邦出使,也是李念公子向皇帝陛下提议。李念公子还是陛下之婿,深得陛下器重!”
这话令孔雀国众王公更好奇了,这些秦人会出使到他们这,还是因为那什么李念公子?
那问话的孔雀国王公又道:“那李念公子知道吾国?”
姚直点头道:“据闻,公子曾游历多地,在前年才归国,因而其知各种消息,多处见闻。”
这王公又道:“既然那李念公子曾游历到吾国,我等怎不知其才,其之名号?”
但这个问题没等姚直回答,便有孔雀国的大臣替他回道:“兴许是其未曾到过吾国,是在他处得知吾国消息,也兴许是其到过,只是声名不显,我等未曾有闻。”
这倒是,那啥李念公子就算到过他们孔雀国,如果其没有做出什么惊人的事,他们也不会注意到。
一个在他们孔雀国没任何名声的人,在大秦国却被如此浓重对待,看来这秦国人所谓的大贤也就那样。
姚直又道:“‘百家’是指‘诸子百家’,诸子为我大秦智者贤人,其等有学说传世,百家便是学习传播其等学说的学派。”
“在我大秦,诸子多矣,百家亦多,其等探讨经世治国之学、安国强邦之策,亦有修身立性之言,更有观学天地、察摩自然之说。”
懂了,就是跟佛陀、大雄一样的智慧者,但大秦国不可能有这么多智慧者,决计是秦人编的谎话。
因为他们孔雀国都没这般多智慧者,秦国为一蛮夷之邦,怎可能会有?
这倒是和摩叶上师、耽摩栗底城市长等人的想法一样,因为我家没有,所以你家也不可能有。
另一王公问道:“大秦国有那‘诸子百家’,那教派岂非极多?如此不会生乱?”
在他们的认知中,“诸子”如果是何佛陀、大雄一样的智慧者,那么其等所立的学派自然也是宗教教派,而宗教教派是要吸收招纳信众的,这个秦人使者说大秦国诸子百家很多,可不就是宗教教派很多。
这么多教派一块存在,不会相互之间争夺信众,抢夺地盘?
自由穿行在现实都市与上古世界,这里千年人参遍地都是!这里黄金随处可见!这里钻石随手可捡!这里拥有人类另一个繁荣的文明!这里有着恐龙灭绝的真相这里还有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