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秦翰已经是罗幼度身旁最信任的小宦官,也就赵普、窦仪这些级别的大臣,才会安排他亲自跑腿。
不多时,赵普便匆匆而来。
「坐!」
罗幼度先让赵普坐下,说道:「高丽、倭国的战事,你听说了吧!」
赵普是辅宰大臣,这种事情肯定有所耳闻的。
罗幼度继续道:「朕估计要不了多久,契丹就会出征了。」
赵普一如以往,说道:「陛下用兵如神,您说契丹即将出征,肯定错不了。」
自从他们出兵倭国的事情为契丹探知以后,契丹上下已经在做出征前的准备。
各种物资都在往契丹中京大定府以及辽东调运。
契丹自立国起,一直实行四时巡狩制度,也就是说契丹皇帝并不住在国都,而是维持游牧民族的习性,以捺钵为行政中心。
所谓捺钵,就是行在。
那个时候辽国可是万里大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
现在已经给压缩至东北,耶律必摄这个皇帝自从登基以后也从未离开上京临潢府。
可就在不久前,耶律必摄离开了上京,抵达了马盂山,主动出击的迹象已经很明显。
但话经过赵普一说,就是让人觉得舒坦。
罗幼度自动过滤了他的话说道:「耶律必摄这个契丹酋长已经离开了临潢府,朕也不想落于人后,准备择日前往幽州。朕此去幽州,必破契丹于东北,短期内无法回京,朕欲让秦王监国,你来辅佐他。秦王还小,大小事情你帮衬看着,汴京上下就托付给你了。」
赵普一脸激动,起身昂扬道:「秦王年少早慧,世人谁不知晓。臣不敢僭越,必将竭尽所能辅佐秦王监国。」
罗幼度含笑点头,又难过地长叹一声说道:「朕此去,本欲将你带在身旁。你我君臣多年,身旁少了你,还真不适应。」
赵普闻言感动得抹着泪,说道:「臣也一样,一想到要离开陛下,心底就难受。」
罗幼度咳了咳,觉得有些演过了,正容道:「不过最不放心的还是秦王。朕担心汉元帝之事重现,你在京中坐镇,朕才能放心。若真有不长眼的想趁着朕不在汴京的时候闹事,不用客气,朕给你先斩后奏之权。」
所谓汉元帝之事重现就刘奭为太子造成了汉朝威权旁落,将他父亲汉宣帝刘洵重新打下来的大汉基业推向了灭亡。
汉宣帝是中国少有的仁君圣主,但他这辈子最错的
一件事就是立汉元帝刘奭为太子。
汉宣帝晚年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儿子刘奭给一群儒生教废了,甚至感慨地对刘奭说:「乱我家者,太子也。」
但是出于对已故许皇后的感恩与报答,他最终没有更换太子。
结果显而易见,柔仁好儒的刘奭登基之后就自废武功,导致威权旁落,西汉落败由此开始。
罗幼度作为开国之君,他的手段风格文武百官早已领教,别有用心地想要从他这里讨便宜,已经不可能了。
绕过他,将未来的君主教成一个他们心中的仁君圣主,便是一条可取之路。
近两年没少有人提议立丑丑为太子,都为罗幼度拒绝,他便是不放心丑丑早早开府,在他最好的年纪给他灌输什么仁义道德。
此番他离开汴京,自会有人趁虚而入。
赵普向来不被文人所喜,就给他一个公报私仇的机会。
如果是卢多逊,罗幼度不敢这样放权。
卢多逊能够明白他的意思,但是他心中没数,真让他大刀阔斧地一搞,庙堂上就没有什么可用之人了。
赵普不一样,他会留有一定底线,事情不会做绝。
这是最难人可贵的。
把握分寸,四个字简单,可做起来真的很难。
-..-到进行查看
卫蓁娇媚动人,出生名门,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婚事在即,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太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爱,娶她别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最后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宫,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早早香消玉殒。话本到这里结束,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入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杀了皇帝,娶了卫蓁的牌位。从梦里醒来后,卫蓁出屋,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祁宴出生高贵,意气风发,鲜衣怒马,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若无意外,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一生戎马沙场,保家卫国。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春日的微风荡漾,竹帘摇晃,玉佩碰撞声响起。少年转首,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春光明灭,女郎冷清美艳,一惯是不喜言笑。却在看到他后,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极致的明媚。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轻轻愣住,平静回以一笑,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为她摇晃。此后无论春日秋时,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那一日,他动了春心。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
...
...
...
...